摘 要:通過常規和化肥減量施肥的田間對比試驗,可看出化肥減量施肥效果比較明顯,化肥減量處理產量比常規施肥處理產量高,化肥減量施肥可在該區域推廣使用,特別是在科學施肥、提高產值方面,可改變農民在玉米上常規施肥習慣,達到增產增效增收的目的。
關鍵詞:玉米;化肥;減量增效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13
2015年,農業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田間試驗,綜合比較肥料投入、作物產量、經濟效益等指標,為降低玉米生產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減量和進一步優化肥料配方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設在新地鄉烏爾吉也克西村,戶主丁凱,供試地塊平坦整齊,土壤肥力中等,土質為沙壤土,前茬作物為玉米,單產為1050kg/667m2,土壤肥力水平為中等。試驗田耕層有機質11.8g/kg,堿解氮58.1mg/kg,有效磷10.2mg/kg,速效鉀192mg/kg,pH值7.9。
1.2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玉米,品種:和育187。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個處理,不設重復。處理1,常規施肥;處理2,化肥減量施肥。2個處理均是相同密度,都為 6425株/667m2,每個處理面積26680m2,不設重復,以常規施肥作為對照。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在玉米各生長時期到田間調查長勢和生育期,在玉米成熟收獲前進行取樣,本試驗采用3點取樣法,每個點分別取大穗10株、中穗10株、小穗10株,共30株玉米穗進行室內考種、測穗粒數、百粒重、并計算產量。
2 田間管理
4月16日選用氣吸式精量點播機播種,適期早播,行距配置45~60cm,株距17cm,播深4~6cm為宜,4月28日出苗。全生育期共滴水8次,在玉米第4片葉完全展開時進頭水,6月9日滴第一水,要掌握頭水灌足、6月19日滴第二水,二水跟上、花期和灌漿期保證足夠田間濕度的原則,每間隔10d滴1次水。頭水滴尿素5kg/667m2,二水滴尿素8kg/667m2和滴灌肥2kg/667m2,三水滴尿素10kg/667m2,四水滴尿素7kg/667m2,五水滴尿素5kg/667m2和滴灌肥2kg/667m2。9月10日收獲。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得出,在播種期和出苗期相同的情況下,處理1與處理2的抽雄期、散粉期、吐絲期、成熟期天數基本相同。
3.2 生育性狀和產量
由表2可以得出,處理1比處理2高2.5cm,差異不明顯;每穗粒數多3粒,百粒重多5.3g。
3.3 經濟效益分析
玉米1.35元/kg,有機肥0.75元/kg,尿素1.65元/kg,磷酸二銨3.2元/kg,滴灌肥4.5元/kg。
由表3可以得出,常規施肥的籽粒產量為1116kg/667m2,而化肥減量施肥的籽粒產量1138kg/667m2,玉米化肥減量施肥的產量較常規施肥產量增產22kg/667m2,增產率1.9%。化肥減量施肥較常規施肥667m2純收入增加13.45元。
4 結論
通過玉米的對比試驗分析,可看出化肥減量施肥效果比較明顯,該試驗化肥減量施肥處理產量比常規施肥處理產量高22 kg/667m2,而化肥減量施肥667m2肥料投入僅僅高出常規施肥16.25元。化肥減量施肥可在該區域推廣使用,特別是在科學施肥、提高產值方面,可改變農民在玉米常規施肥習慣,達到增產增效增收的目的。
作者簡介:丁寧(1976-),安徽蕭縣人,大專,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土壤化驗與農作物施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