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泡桐樹是我國特有的具有栽培歷史較為悠久的速生用材樹種,在國內的種植面積基本遍布全國大多數地區[1]。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泡桐的品種選擇、泡桐造林密度的設置、泡桐混交林的利弊以及泡桐栽培的最佳時期和防病防蟲的防治等問題,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泡桐樹;栽培技術;防蟲防病
中圖分類號: S7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引言
在我國泡桐樹共有9個正常品種和2個特殊變種,除了國內較為寒冷或者海拔較高以及氧氣稀薄的省市地區以外大部分地區均有人工栽培和特生的泡桐。我國泡桐種群非常龐大,這也為選育良種并實現泡桐生產提供了便利。泡桐的栽培技術和防蟲防病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 泡桐幼林栽培要注意品種選擇
1.1 泡桐無性系人工培育的優良品種
隨著我國泡桐良種人工培育工作的順利展開,也使得大量泡桐優良的良種選育成功,由原先只能采用鄉土泡桐品種轉變為采用泡桐優良的新品種。例如:廣西綠桐集團研發的泡桐新品種“綠桐1號”,是通過泡桐品種白花泡桐與毛泡桐通過雜交培育出來的泡桐新品種;華金林業也成功研發培育出優良泡桐品種的“金碳桐”。現在各地主流的泡桐栽培技術均采用優質的泡桐優良樹種,其特點是生長速度快,其板材材質輕、韌性大、強度高,能夠為企業提供更高品質和價值的速生木材。
1.2 泡桐生長速度快
即選擇單株生長速度特別是前期生長較快的。在這期間就要滿足幼林對于土壤含水量以及空氣和天氣的要求,并盡量減少由于氣候和其他植物、病蟲害以及人為因素等外界環境對幼林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了幼林具有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否則就要增加對于幼林的培植管理[2],間接增加了資金投入。這樣的不利因素越多,影響時間越長,就越導致幼林造林成本加大,那么整體生產成本的投入就越多。因此,幼林時期單株生長快速特別是前期生長快都是泡桐的優良品種,選擇泡桐優良品種進行栽培也是能有效減少造林成本和降低造林風險的必要措施。
1.3 泡桐木質優于其他木材
泡桐樹的木材品質好,優質的泡桐木材從纖維用途來講呈現纖維度長、抗撕裂程度強(如紙張的不易撕裂度),因其纖維度長所以在制作其他產品又優于其他木材的變織度、彈性、柔韌性;泡桐木材在生產加工方面,擁有樹木直度和單塊板材出材率高的特點,這些均遠遠優于其他木材。泡桐樹是一種生長周期快并且出材率高的一種木材,要全面提高泡桐木材的品質,從而能夠進一步保證,泡桐在木材市場中能夠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1.4 泡桐樹的耐受性
泡桐樹的耐受性體現在其對氣候因子和土壤結構以及能夠危害到泡桐健康成長的各種病菌蟲害等,泡桐抗逆性是指泡桐在干旱天氣的具有抗旱性;在冬天的寒冷天氣能夠受得住冰凍;在受到病蟲害時經過人工干預時能夠快速恢復生命力。
2 泡桐樹栽培要注意的密度問題
造林密度是指在造林時單位面積上的栽種數量,也叫初植密度。單位面積的單位一般用公頃或畝來表示。泡桐幼苗的種植密度對樹木的生長發育、木材的質量、成材時間和質量大小、造林成本都有這很大的關系。一定要遵守合理種植的密度條件,密度過大或者密度較小、都是非常不利于生長的。合理的密度種植可以促進泡桐幼林的郁閉時間從而進入穩定生長期;泡桐樹的樹干會長的高大、筆直、圓滿、少節的優質桐材;并可以減少幼林的培植管理次數,降低了生產成本上的投入。但也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密度太大會浪費種苗和資金以及人力投入,甚至會影響到幼林的生長發育以及很多生產問題等。
2.1 泡桐的造林密度
泡桐的造林密度要應以林木能快速的郁閉并能夠達到幼樹良好的生長。要確定種植的密度是否合理一般要遵循下面的基本原則:種植泡桐樹是以經營為目地的要明確對成木的具體要求;要精確掌握泡桐樹的生物學特征;要根據實際的種植地點來合理的計劃造林的密度;要對經營林木技術方面的措施隨時更新;要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如何能夠盡可能合理的確定泡桐樹的種植密度,當然要充分結合和考慮到各方面原因來確定,同時要知曉,合理的造林密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依據泡桐林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來進行相對可變化的[4]。要在林木不同的生長階段均要做到,保持密度的合理,并要進行合理的人工干涉措施加以調整。
2.2 泡桐種植點的選擇原理
以造林密度為基礎上來配置種植點,在造林地上的種植排列點就是種植點。在單位面積上種植株數的多少就是造林的密度,這些株數以什么樣的方式排列在造林地上就是種植點的配置。造林密度的配置主要通過種植點來顯示,而種植點的配置又是以造林密度為基礎設計的,二者關系相輔相成。那么對幼林栽培有影響的是不同的泡桐配置方式和林木之間的關系和樹冠發育以及光能的利用等。
3 泡桐樹栽培的最佳季節
泡桐樹的造林工作對于季節的要求是非常強的,為了使造林工作順利并高質量的完成,就必需選擇最合適的造林季節,不能違背適合農作物耕種的管理的季節。我國橫跨寒溫熱3個地帶,由于各個地區的地理環境不一樣,小氣候的地區差異也是非常大的,要想達到造林的最佳效果,就要根據不同地點的不同氣候來決定造林的時間和季節。
3.1 春季種苗栽植
春季在我國的大多省市都是最好的泡桐造林季節。每當這時,氣溫逐步升高,土地溫度也隨之升高,土地的含水量也適宜,早春的栽植正好符合泡桐樹發芽生根最旺盛的初期相吻合,最有利于種苗的生長和發芽期,幼林的生長期長了那么造林的成活率自然也變高了。
3.2 秋季種苗栽植
秋季氣溫慢慢下降變冷,土壤水分不易流失,植物樹木的水分通過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空氣中的蒸騰量也銳減,然而苗木根部仍舊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培植后容易恢復生命力,等到第2年春天苗木生根發芽會早一些,有利于對抗干旱天氣。所以,在春節容易干旱的但秋季土壤含水份大、氣候較為溫暖、動物牲畜危害樹苗較輕的地區,可以選著秋季來造林。
3.3 冬季種苗栽培
我國只有少數地區冬季土壤不結冰或者解凍期很短,一般為南方死去冬季天氣不會十分寒冷干燥,這樣的地區可以在冬季進行樹苗的種植培育。一般秋末到早春較為適合種苗培植。
4 泡桐樹的防蟲防病舉措研究
泡桐樹容易受到炭疽病、黑豆病、炭疽病的病害,使用藥物進行苗木的救治工作,使用1kg硫酸銅和10kg碳酸氫銨按1:10的比例混合后,將藥物密封放置24h后,再混合200倍液噴灑幼苗,以上病癥均會有非常明顯治療效果。
4.1 金龜子的防蟲措施
金龜子的幼蟲冬天一般是在土里面過冬的,只有春天到了以后才會從土里面爬出來咬食苗木,在土地翻種時就要在地里面放置雞鴨等家禽吃掉或者人工在土壤里面噴藥,在苗木長出土面以后在受蟲害的苗木上澆灑20%的桐梓餅液,具體操作就是1kg桐子餅加入4kg水,就能有效的消滅金龜子。
4.2 小地老虎的防蟲措施
小地老虎的幼蟲在4月底開始出來咬食樹木的,白天都是在土里藏著,只有到了晚上爬到地面咬斷幼苗的根部,可以將被害苗木的附近土扒開,找到蟲體后進行捕殺。
4.3 泡桐網蝽的防蟲措施
泡桐網蝽主要危害的是泡桐樹的葉子,發現蟲害時可以用敵百蟲粉劑進行噴藥操作進而將蟲子殺死。
4.4 泡桐葉甲的防蟲措施
泡桐甲片主要危害的也是泡桐樹的葉片,發現蟲子咬食葉片時可以立即噴灑敵百蟲粉劑進行噴殺操作。
5 總結
泡桐樹具有生長速度長快、可栽培地區范圍廣、木材出產質好并且用途多的特點,又適合城市綠化和城市周邊環境造林防沙工程,同時泡桐是也是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產品,其不僅是生長快,經濟價值也頗高,也是大眾群體比較喜歡使用的木材樹種。泡桐培植人員要不斷完善培植技術及防蟲防病的舉措,才能使泡桐栽培技術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輝.森林資源保護之防病防蟲[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2):00077.
[2]董宏權.泡桐樹高干壯苗培育技術[J].現代農業,2016(8):70.
[3]李文佑,楊潤華,羅慧芬.淺談興安縣葡萄保健栽培及農業措施防蟲控病技術[J].廣西植保,2016,29(1):31-34.
[4]代來.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12):213.
作者簡介:劉源澄(1981-),男,壯族,廣西南寧市武鳴區,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