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廁所在人們生活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衛生廁所是農村文明的重要標志,我國農村廁所尤其是西部農村廁所問題突出。農村廁所問題本質上民生問題、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改造農村廁所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工程,是新時代振興鄉村的重要內容。改造農村廁所要強化農村衛生與健康宣傳,提高農民衛生意識,加強領導管理、增加投入以及技術指導和培訓。
關鍵詞:農村廁所;技術改造;鄉村文明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對“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1月,再次就旅游系統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1] 。廁所衛生問題是一直我國農村發展薄弱環節,是我國農村社會文明建設的突出短板。
1 衛生廁所是農村文明的重要標志
廁所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特殊的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如廁環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廁所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社會文明程度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的重要標志。農村廁所改造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初級衛生保健的8個要素之一。現在世界各國的廁所發展狀況差異很大,發達國家處在廁所文明的前列,發展中國家的廁所水平還較低。林語堂先生曾幽默地說過,西方文明超越東方文明之處在于抽水馬桶。廁所也是我國城鄉差距、東西差距最大、最突出表現之一。新加坡廁所協會主席希姆長期關注和研究廁所及其民生問題,在其積極努力和倡導下2001年11月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多名代表聚會新加坡,發表了宣言并成立了“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簡稱WTO)。2004年11月第四屆世界廁所峰會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大會討論了廁所與人類生活質量、旅游發展等的關系,社區和城鄉廁所建設等系列問題,發表了《世界廁所峰會宣言》。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提高了我國公眾對廁所問題的認知。2011年11月,第11屆世界廁所大會再次在我國海南舉行。2013年第67屆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1月19日定為“世界廁所日”:旨在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廁所環境,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廁所問題由此成為“全球性”問題登上了國際舞臺的大雅之堂。世界各國都在重視廁所問題,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發起了一場“廁所運動”,“家家有廁所”的口號和目標在印度頗為響亮和引人。
2 改造農村廁所是振興鄉村的需要
農村廁所問題本質上民生問題、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是新時代振興鄉村的重要內容和要求。據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何平等2015年對貴州省28個縣560個行政村進行的抽樣入戶調查結果:560個村公廁率41.07%,農戶衛生廁所率41.36%,57.05%的農戶使用非衛生廁所,1.59%的農戶無廁所。農村戶廁糞便多數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2] 。這表明,貴州農村廁所衛生問題突出,改造是必然的要求。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振興鄉村的需要
農民是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在1998年我國宣布“總體達到小康”時,實際上16大項指標中還有3項并未達到,其中之一就是農村初級衛生。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提高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水平”。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自然包括對農村廁所更高的要求。我國目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80.3%,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的目標尚有一定距離,西部地區農村差距更大。
2.2 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與廁所有著密切的關系。廁所衛生問題是影響我國農村居民提高生活品質的短板。改造農村廁所可以清除糞便對農村飲用水源的污染,保障農民用水安全,有效減少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的傳播,改善農民家庭和居住地的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馬桶等衛生設備被認為是1840年以來非常重要的醫學衛生貢獻,有效降低了傳染病發病率。不衛生的廁所及其環境影響人們健康,是貧困人群致病致貧的重要原因,是全球發展差距最最直觀、最主要的表現。廁所問題是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聯合國官員凱思琳·沃爾什說,“全球約有25億人無法使用改善的衛生設施,占比高達40%。可以說,廁所問題解決得好,就有了保護人民健康的超級疫苗”[3]。
2.3 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農村改廁后產生的糞水可以成為清潔的有機肥糞便,既可減少農田污染,也可減少農民的農業生產成本,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國外有研究表明,農村公共衛生投資可產生很好的效益,其成效主要表現在改善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后節省醫療費用,增加的生產力,降低學生經常性生病缺課及所造成的教育水準落差。改善農村廁所還可以助推發展鄉村旅游,成為貴州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
3 改造農村廁所振興鄉村的幾點建議
3.1 強化健康宣傳,提高衛生意識
我國農村居民普遍比較重視蓋新房,但卻缺乏重視廁所的觀念,現在大多數農戶富裕起來了,房子蓋得高大漂亮,廁所卻很不相稱。農民對廁所的定位存在誤區,以為廁所不重要,缺乏改變不衛生廁所現狀的思想動力。大多數農民衛生知識也有欠缺,由于不衛生廁所導致的相關疾病的發作有延時性,農民并不能很好意識到疾病與不衛生廁所的關聯。改造農村廁所不是單純對傳統老舊廁所的物理性改造,更重要的是農民的觀念變革,是農民的思想洗禮。改造農村廁所的過程,是農民增強環保意識的過程,健康與衛生意識養成和提高的過程。因此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形式宣傳、發動、引導農民,調動激發農民改廁熱情和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關注和重視改造農村廁所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使科學、健康衛生觀念深入農民頭腦。以前搞愛國衛生運動,是很有成效的,歷史的經驗可以借鑒和發揚光大。2017年8月印度上映的電影《廁所:一個愛情故事》引發印度國內熱議,聯合國環境署贊賞該片提出了廁所“這個全球性問題,通過行動來喚醒人們的意識。”這種通過藝術的形式宣傳也是可以很好借鑒的。
3.2 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
以往農村改廁改造往往是農民隨心所欲,缺少甚至根本沒有技術指導,沒有規范可言,效果不佳。農村新建、改建的廁所是無害化衛生廁所,是新工程,有新要求,改廁過程中要努力推進技術創新,強化技術指導和培訓。各地政府規劃和技術部門應根據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民族特色、缺水和高寒等特殊性,開發造價低、使用方便,適應農村需要的多種衛生廁所模式。
3.3 增加投入,加強領導管理
改造農村廁所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工程,以往農村實際工作中的廁所改造基本上沒有被當回大事,沒有真正提上工作議事日程,尤其是不少基層領導干部認為改廁乃是小事,抓經濟抓產值才是正經大事。有的地方表面上重視,但由于缺少政府必要的資金投入和補貼等原因,農村廁所改造收效甚微。農村要發展和現代化,理應有廁所的改造發展和現代化,改善我國農村廁所狀況,農民用上衛生的廁所,享受現代生活,是政府的職責。改造農村廁所工作涉及農業、財政、技術等多個部門,政府應該加強領導管理,增加財政資金投入,把農村改廁工作真正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評論員.“把‘廁所革命一抓到底[N],人民日報,2017年11月28日01版.
[2]何平、張建華.貴州省農村環境衛生狀況調查[J],醫藥前沿,2015(6):80-81.
[3]凱思琳·沃爾什.傳播中國經驗 推進全球廁所革命[EB].人民網.http://travel.people.com.cn.2017-11-19.
作者簡介:李治邦(1963-),男,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教育與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