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孫冬梅
摘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開展和落實讓各行業在廢物回收和利用上的重視度不斷提升。有色金屬作為重要不可再生資源,對其進行回收和利用對落實和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保障生產制造行業原材料供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從現有廢銅回收占比方向來對廢銅回收進行分析。
關鍵詞:廢銅;回收;前景
一、銅概述
(一)銅的性能及應用
銅屬于一種基礎金屬,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和重要的金屬之一。銅具有較好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例如熱導率、電導率都比較高,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且具有良好的抗張強度,還能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銅資源的世界分布情況
2016年,世界銅儲量為5.49億噸,銅礦資源主要集中于智利、澳大利亞、秘魯、美國、墨西哥,這幾個國家的銅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60%。智利儲量占比為27.54%;澳大利亞儲量占比為12.60%;秘魯儲量占比為10.10%。這三個國家的銅礦儲量達世界銅儲量的50%。我國的銅礦儲量占比為全球銅儲量的4.12%,但我國銅礦的品質與開采能力比較低,且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導致我國的銅資源相對比較匱乏。
(三)銅行業的發展現狀
1.全球銅行業發展現狀
自2006年起,世界銅行業始終保持著較平穩的增長態勢上。一直以來,全球銅消費主要國家為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年來,其銅消費量每年都保持在700萬-800萬噸。不過世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成為了銅消費的新增長點,并使得歐美等國家的銅消費占比逐年降低。
2.中國銅行業發展現狀
自我國改革開放發展以來,在制造業及其他行業的發展下,銅需求量在不斷提升,刺激著我國的銅消費增長水平。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一帶一路”發展、亞洲基礎設施銀行建設等戰略的實施下,我國的銅消費需求量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如果依靠大量的進口銅精礦來滿足冶煉需求,我國的銅工業將受到其他國家的控制。緩解這一矛盾的切實途徑是積極利用廢銅資源實現銅的可持續發展。銅廢料的回收將對銅產品市場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中國銅資源短缺,銅產量與銅冶煉產量差距拉大,促進了廢銅利用率的提高。按照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再生資源產業將得到國家支持,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隨著中國銅儲量的增加,廢銅產量也將增加。從1974-2004年,中國銅的累計消費量為3149萬噸,按回收率85%計算,廢銅存儲量2676萬噸。2010年,國內銅回收利用量已達到76萬噸,到2020年將達到107萬噸。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廢銅產量的增加幅度將越來越大。
二、我國廢舊金屬回收現狀
(一)廢舊金屬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的廢鋼鐵回收率達75%-85%,廢舊有色金屬回收率達89.7%,廢舊物資的年加工預處理量高達2300萬噸。隨著我國的廢舊金屬的回收和提純能力的不斷提升,整體的廢舊金屬回收朝向著多樣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加之近年來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加工的科研院所有著較高的發展,整體廢舊金屬行業正朝向著產業化和規模化進行發展。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加之目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化發展,我國各地都紛紛建立起了廢舊金屬回收網點和廢舊金屬再利用加工企業。形成了有效的廢舊金屬回收利用體系,并形成了專業化的廢舊金屬群體形式。
(二)廢銅在目前廢舊金屬回收中的占比
我國的廢銅回收主要包括國內回收和國外進口這兩種模式。從國內的廢銅回收發展上來看,我國在2005年就開始形成產業化,并在2005年后,開始于廢銅利用的有機結合,銅資源使用開始從銅礦開采到廢銅回收利用的轉換,因我國的銅礦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我國本土的廢銅在回收上比較有限,因此我國市場上大部分的廢銅處理來于進口。
據相關資料顯示,銅制屋頂、電線和管道等銅制品的使用壽命可達數十年甚至更久。世界各地有許多銅回收設備用于回收這些和其他銅產品。銅的回收率非常高。無論再循環多少次,銅在精煉后都能保持其固有特性,而不會對其質量造成任何損害且與新銅的質量沒有區別。由于其高價值和可回收性,銅是再生金屬最多的之一。
近年來,我國廢銅回收利用的水平在不斷地發展。僅在2013年,我國的廢銅回收量就高達149萬噸,到2016年回收的廢銅量就達217萬噸。從廢銅的回收占比上來看,廢銅的回收量占比我國廢舊金屬回收量的近4成,除廢舊鋼鐵回收外,廢銅的回收量是最高的。
山東省2018年5月份為例進行廢銅回收占比情況分析
從不同品質的廢銅回收占比來看,進口黃雜銅的占比還是比較高的,其次為黃銅水箱和紫雜銅。從占比廢舊金屬的比例上來看,各種廢銅品類的占比合超過45%,這說明廢銅的回收前景還是十分好的。
(三)廢銅回收的地理位置表現
隨著我國對再生循環資源的利用重視度的提升與近年來產業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廢銅再生金屬園區在國內取得了較好的建設,目前我國已建成和尚在建設的再生資源產業園區超過30家,但多集中于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這三個銅需求、銅消費、銅回收的重點區域。
根據我國的政策引導和廢銅市場的自我調整,我國目前的廢銅回收市場依然形成了量大不同的功能區。第一功能區是再生金屬園區,在園區內主要負責廢銅的進口及少量的廢銅回收。第二功能區是國內的廢銅回收集中地區,該功能區在國內的分布比較零散,主要以國內回收為主進行廢銅的拆解和分解。
就進口而言,浙江、廣東和天津是中國進口廢銅最重要的地區。 2011年,這三個地區的進口總量約占該國實物進口量的84%。其中,廣東實物進口量最大,占34%。來自寧波海關和杭州海關的實物進口約占進口總量的34%,而天津海關進口約占進口總量的13.5%。
從國內回收市場來看,國內回收廢雜銅是集中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山東、湖南、河南、河北等地。
目前,中國主要的回收金屬園區有:浙江臺州、浙江永康、江蘇張家港、廣東肇慶,廣東清遠、江西鷹潭、福建漳州、山東煙臺、廣西梧州、天津子牙、河北六安、河北保定、遼寧中宏等。
三、基于廢銅回收占比的廢銅回收前景分析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電力、建筑、家電、消費、汽車行業對銅的消費需求在不斷提升,在國際炒家的介入下,目前銅價正在持續推高,這對各行業行業的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威脅。在銅資源稀缺和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下,人們對銅的回收利用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憑借著銅本身可持續的性能,將銅資源進行回收和利用必然會成為未來銅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對于廢銅回收而言,其目前在市場上的較高回收率就足以表明我國豐富的廢銅資源儲備市場和廢銅資源的回收利用水平。我國目前的銅資源大量應用于建筑、電纜線、城市雕塑,其目的都是為了進行銅資源的變相儲備,以確保我國的銅資源能夠得到較好的積累,保障我國的銅資源供給穩定。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占全球銅消費總量的21%。但我國不是銅生產國,銅儲量僅占世界的4.12%,世界上已探明的銅資源主要集中在南美和北美。顯然,僅我國的銅資源儲備量,無法維持我國用量,銅生產不能滿足銅消費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國通過別的手段和措施來進行銅資源的補充和供給平衡,其中廢銅回收已然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且廢銅回收的占比足以顯現出我國廢銅回收解決銅消費、銅需求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凌勇堅,朱忠榮,施勝勝,吳玨瑛.環太湖區域廢舊金屬回收態勢喜人[J].資源再生,2017(02):48-51.
[2]朱學紅,倪再,鐘美瑞.基于公平信念均衡的廢舊金屬回收體系激勵合約設計[J].運籌與管理,2016,25(04):240-247.
作者簡介:
曹健,女,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大四學生;
孫冬梅,女,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日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