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春 鄒明輝 金仙花
摘 要: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我國東北地區出現了高溫現象,這對玉米等農作物的生產存在很多影響,所以需要在播種、管理等環節采取恰當的措施?;诖?,本文將具體分析東北地區高溫對玉米生產的影響,并提出提高東北地區高溫氣候玉米產量的對策,旨在改善玉米的生長環境、提高玉米的實際產量。
關鍵詞:東北地區;高溫;玉米生產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42
根據《中國農作制》的相關內容,東北地區主要的農作區包含遼東濱海區、長白山區、松遼平原、三江平原、興安嶺區等,總體的農耕面積為1.42×107hm?,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5%。東北地區屬于中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5~10℃,其中夏季的均溫為20~25℃。
1 東北地區高溫對玉米生產的影響
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玉米的產量呈現上升的趨勢,平均增長速率為145kg/hm2·a,但是產量的波動較大,并且增長趨勢逐漸變緩。本文選擇東北地區莊河、阜新、前郭、公主嶺、富錦5站點,其玉米產量的增速分別為:75.94kg/hm2·a、138.18kg/hm2·a、190.99kg/hm2·a、253.19kg/hm2·a、169.64kg/hm2·a。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玉米生產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較大,具體表現如下。
1.1 開花期
在玉米的開花期,對于溫度較為敏感,主要是因為自身的光合作用對于高溫天氣較為敏感,高溫天氣對玉米的光合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在開花期高溫對干物質的積累、籽粒灌漿也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具體來說,AD、AT與本次觀測的大部分站點中玉米生產呈現負相關關系,其中阜新、前郭2個地區的玉米單產與AT呈現極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莊河、阜新、前郭的玉米單產與AD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這說明在開花期高溫對玉米生產有著顯著的影響。但是,富錦地區的玉米在開花期與高溫呈現不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說明高溫也可能對玉米的產量存在一定的積極效應[1]。
1.2 生育后期
據觀測,各個觀測點中玉米單產與AD、AT均為負相關關系,其中阜新地區玉米單產與AT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阜新、前郭地區玉米單產與AD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由于莊河、富錦的年降水量較大,所以該地區玉米單產與AD、AT的關負相關系數較小。以上內容說明,高溫氣候對于東北干旱地區玉米生產的影響較大。
2 提高東北地區高溫氣候玉米產量的對策
為了能夠促使東北地區玉米適應高溫氣候,可以從優化作物布局、調整管理措施、應用防災減災技術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提出以下5方面的措施供相關人員參考。
2.1 優化農作物布局
經過分析能夠發現,高溫地區對于東北農作區西南部地區的玉米生產影響較大,而高溫對于中北部地區的玉米生產影響較小。所以,為了能夠提高玉米的總體產量,應該適當減少西南部地區種植玉米的面積,同時種植耐高溫農作物,從而降低高溫對于玉米生產的影響。
2.2 重視品種的選擇
在具體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在高溫氣候的影響下,耐熱玉米品種的基因型具有更強的光合能力、更多的葉綠素含量,可以有效適應高溫氣候,緩解高溫對玉米產量的不良影響。因此,在玉米種植之前需要選擇光合效率高、持綠時間長的品種,從而提高玉米產量。
2.3 調整播種時間
如果提前對玉米進行種植,則可以在其灌漿期間避開高溫氣候。但是,早播需要合理使用地膜以便培育壯苗,使其在后期生長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應對高溫的影響。
2.4 改善土壤狀態
在耕作過程中,需要引進先進的耕作技術,以此來改善土壤的水熱狀況,從而促進玉米植株的生長。在耕作時,采用深松的方式能夠加快玉米根系的生長,提高灌漿率,在改善土壤水肥現狀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增加單植株的葉面積。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改善玉米植株的上半部分結構、促進光合作用,以此來提高玉米產量。
2.5 合理控制水肥
對玉米施有機肥能夠緩解根系的衰老;對玉米施鉀肥可以優化葉片的調節能力,增強抗旱能力;而增加鋅肥的施肥量則能夠單株桿物的質量,同時提高其次生根的數量。所以,為了能夠應對高溫對玉米的影響,需要合理使用肥料。
3 結語
高溫氣候對于東北地區玉米生產具有直接的影響,而對不同區域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能夠提高玉米的產量,需要采用恰當的措施。以此為基礎,東北地區在種植玉米時優化了農作物布局,加大了對品種選擇的重視,改善了土壤的狀態,提高了玉米耐高溫的能力。所以,為了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可以將以上對策落實在玉米種植與管理中。
參考文獻
[1]尹小剛.氣候變化背景下東北玉米生產的干旱風險與適應對策[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徐有春(1966-),高級農藝師,吉林省磐石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方向:農業新技術示范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