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華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發展直接關乎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近些年來,重慶大足區大力發展草莓種植業,并在多年研究和實踐中提出了各項大棚草莓種植技術措施,帶動了當地草莓種植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大棚草莓種植的技術措施與實施方法。
關鍵詞:大棚草莓;種植技術;措施;管理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大足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部,屬重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空氣濕度大,日照偏少,無霜期長,春季冷空氣頻繁,盛夏伏旱較多,初夏和秋季多綿雨,冬季霜雪較少。可見,大足區的自然環境十分適合草莓生長。草莓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水果,由于草莓生育周期相對較短、產量高、投資少等特點,所以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通過大棚種植方法,可以進一步發揮草莓種植優勢和自然優勢,不僅可以實現增產,也可以保證草莓產品質量,所生長的草莓飽滿而紅潤,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大棚草莓種植的技術步驟如下。
1 選擇品種
在品種選擇過程中,需要重點以抗病性強、適應力強、商品性能優異、產量潛力大的草莓品種。可以選擇紅顏、甜寶、金名星等。在選種過程中也要考慮大足區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可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2 整地施肥
定植工作開展前,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通常情況下每667m2地要施加3000kg的農家肥,250kg的油庫枯、150kg的復合肥,將這些肥料混合之后,并結合整地工作共同施加。由于草莓對土壤的適應力較強,對土地沒有特殊的需求。但草莓是一種喜水、喜陽的植物,所以在草莓園建設中盡可能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場地扣棚。在每年的7月底—8月初需要清除田間雜草,整地時需要做到地面平整、土壤細碎,并采用濃度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溶液在田間噴灑,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危害。為了提高草莓產量,需要在9月底—10月初建設草莓大棚[1]。
3 定植
定植時間,定植時間通常是在8月下旬—9月上旬;定植方法,定植要選擇生長了5片葉以上的子苗,盡可能選擇9:00前和16:00之后,并帶土移栽。在移栽過程中,要避免草莓上部出現埋新問題,下部也不得漏根,定植時要保證新的背弓向外生長,在移栽之后,需要進行灌溉,直到草莓苗徹底成活后再開展下一步工作。
4 扣棚與覆蓋地膜
在大棚草莓種植當中,合理選擇扣棚時間是重要一環。如果過早扣棚會造成花芽分化,不利于草莓增產;如果扣棚時間晚,會造成草莓植株進行休眠期,植株矮化、縮小,栽培結束。通常情況下,扣棚時間維持在11月中旬后即可,也就是在溫度低于15℃后再扣棚[2]。
草莓種植中,覆蓋地膜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過度蒸發,同時也可以抑制雜草縱生,可以減少大棚內部的相對溫度與相對濕度,避免果實和土壤直接接觸,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提高果實的紅潤度。通常情況,在定植成活后即可開展地膜覆蓋工作。使用黑色或半黑色的地膜覆蓋在土面上,并在地膜上開出小洞口,將草莓苗挖出,平鋪到地面上,在草莓苗拿出過程中需要注意將葉片全部漏出,把老葉子壓住地膜開孔的邊緣位置上,確保可以僅僅貼在地面上生長。
5 大棚田間管理
5.1 水分管理
在定植完成后,要第一時間進行灌溉定根水,灌溉頻率為3d 1次,直到草莓完全成活之后結束灌溉。在草莓果實膨脹時期,此時的草莓植株需要大量水分,必須要經常性灌溉,確保土壤7~8cm深度保持濕潤狀態即可。
5.2 施肥管理
追肥工作。在草莓植株生長當中,由于草莓具有產量大、果實期長的特點。所以需要做好追肥管理的工作。在施加基肥的基礎上也要適當追肥。在定植后的2片復葉展開后,需要第一時間追肥,可以采用大棚專業復合肥7.5kg或1:1沼澤液,這樣可以促進草莓苗生長和器官分化。在現蕾期,要做好灌溉工作,并進行施肥,采用7.5kg的大棚專用復合肥均衡的撒到田內將。在采果期間,需要每10d進行一些灌溉施肥,持續時間為40d左右,每次施加7.5kg的大棚復合肥;做好葉面施肥工作。主要選擇濃度為0.3%尿素兌水30kg,來進行葉面噴濕,在草莓開花結果后,選擇濃度為0.2%磷酸二氫鉀或0.3%硼砂,兌水30kg展開葉面施肥,每7d進行1次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濕,這樣即可促進草莓生長,確保產量與質量。
5.3 濕度管理
在草莓定植完成后,由于外界溫度持續降低,需要每天做好通風工作,特別是在12月份—次年的3月份,該階段大棚內部的濕度有所升高,特別是在清晨或雨雪天后,大棚濕度可以達到95%以上,該期間容易出現病蟲害問題,所以在去除地膜外,還要在土面覆蓋一層稻草,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量。在晴朗天氣下,上午9:00后在邊膜開一道小縫隙,用于通風,保證大棚內部濕度在75%即可。通風換氣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造成凍害,在天氣逐漸回暖之后,可以在晴朗天氣上午10:00后卷起邊膜通風,大棚內部溫度不得超過30℃[3]。
5.4 植株管理
在草莓植株生長過程中,需要做好營養生長、生殖生長的分配工作,確保花徑數量、葉面面積符合標準,做好植株整理工作。摘除老葉。將老葉、無用葉子摘除,減少營養消耗,也可以提高透光率、空氣流動力,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提高光合作用能力。通常每株草莓留8~10葉即可,保證營養供給;摘除老花徑和匍匐徑。在采收完畢后需要摘除采集完畢的花徑,促進新花序抽生。通常在4月份匍匐莖即可抽生,需要第一時間摘除,確保果實正常發育,避免出現畸形果;放蜂授粉。開花期間,由于大棚內溫度低、濕度高,會影響授粉和果實質量。所以可以采用放蜂授粉的方法,提高花朵授粉率、座果率,提升草莓質量,通常每個大棚放1箱蜜蜂即可。
6 病蟲害防治
6.1 病害
6.1.1 白粉病
需要種植戶選擇抗病強的品種,并定期清理田間的各種雜草,冬春季節要清理果園,將腐爛的莖葉燒毀,注意大棚內部的通風工作,雨后要控制棚內濕度。如果患得了白粉病。可以采用濃度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進行防治。每周用藥1次。
6.1.2 灰霉病
合理控制種植密度,保證株距、行距符合標準。做好通風管理、減少棚內濕度,將腐爛的根、莖、葉、果實燒毀,避免細菌再次傳染。如果患得了灰霉病,可以采用濃度50%的速克靈粉劑800倍液;2.5%適樂時懸浮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7d用藥1次,連續3次即可[4]。
6.2 蟲害
6.2.1 紅蜘蛛
抽生匍匐莖期做好灌水工作,采用40%的氧化樂果200倍液;20%三氯殺螨醇900倍液,在蕾期前噴灑1次即可。
6.2.2 蚜蟲
第一時間摘除老葉、去除雜草、清潔田園,這樣即可減少蚜蟲的越冬場所。采用50%敵敵畏溶液1000倍、40%樂果乳油1300倍溶液,每周噴灑1次,在采果前2周停止用藥。
7 結語
大足區草莓種植在近些年發展的風生水起,這與系統的草莓種植技術有著直接關系。需要種植戶做好選種、整地施肥、定植、扣棚、地膜、大棚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這樣才可以確保大棚草莓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實現大足區草莓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青英,馬紅松,邢后銀.南京地區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23):106-107.
[2]田洪梅,曾義玲,石玉林,等.大棚草莓種植技術[J].植物醫生,2011,24(1):52-53.
[3]倪瑋,尤春,倪宏正.大棚草莓水肥一體化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5):198-200.
[4]褚海濤,何莉.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