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生 楊劍平
摘要:電力需求側管理是近幾年提出的一種先進管理模式,在當前新時代電力市場的實際運行中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當前電力市場營銷電價制定上。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影響我國電力市場營銷需求的關鍵因素,分析了電力市場營銷需求側管理的實施目的,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基于需求側管理的電力市場營銷電價制定策略,這對于確保電力市場營銷的有效合理運行提供了方法,可有效促進電力市場營銷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需求側管理;電力市場營銷;電價;制定策略
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著名論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發展,國民經濟在黨的領導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因此各行各業在電力的需求上也在穩步增加,然而,伴隨著需求的穩步增長,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演變為國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得不到社會實際供應的滿足,在電力市場也是如此。在電力市場營銷中,當前采用最多的就是通過電力需求側進行合理的管控,借此對電力市場要求的各種電能服務進行合理調節,從而均衡各地的電力供應,另外還要考慮所在地政府在電力供應中的調節因素,與各地的電力公司集合,共同有效應對電力供需矛盾差異較大的情況。因此,采用電力市場需求側進行管理,是應對電能供需矛盾解決的最有效方案之一。本文試就此予以分析。
1.影響我國電力市場營銷需求的關鍵因素
1.1 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電力市場需求的影響
電力行業及其市場供給的發展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這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性行業,是其他行業發展的基石。因此,電力市場需求的供應是否滿足,就成為其他行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度量。一般而言,各個地方的電力市場需求度與其當地的GDP提升是成正比的關系,因此許多學者往往通過對電力市場的需求度及其增速預測是通過對當地國民經濟尤其是GDP的上升速度來進行衡量,予以統計分析。
1.2 電價對電力市場需求的影響
常規來說,市場杠桿的作用往往會通過價格予以體現,因此在價格發生變化后,對市場產生的影響最大,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電價是聯系電能供應、需求之間的直接紐帶,因此對于地區的電能需求以及其負荷承載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這個需要特別注意。對電價進行合適的調節從而制定更為公平有效的電價制度,這需要利用合理的經濟學理論來進行預測,以更為合理地引導電力市場的客戶對用電時間、用電量、負荷等進行調整,從而合理地滿足其需求。
倘若制定的電價不夠合理,那么通過電價的高低就無法準確地反映出電力生產過程的潛在成本,也就很難通過電價的高低調節來調動電力市場客戶的積極性。眾所周知,基于接入到電網系統的負荷的復雜性,對于用戶的整體用電的形態也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對于電力公司而言,其制定的峰谷電價也千差萬別,形態各異。當前,隨著我國在經濟結構改革上的持續發力,目前在電力行業,也逐步加大了市場化的步伐,改革加劇。
基于此,對于未來市場的電力需求來說,電價的高低勢必會對電力市場產生很大的互動性影響,具體表現在:其一,電價的高低會對各行各業的企業用電產生沖擊,倘若電價超出企業預期,那么企業的用電量會急劇減少;其二,對于特定的用電量大的行業企業的未來走向及選址會產生一些大的導向性影響,一般來說,用電量大的行業企業都會逐漸轉移向電價較低的地區,因而會對當地的產業布局、電力需求總量等都會產生影響。
隨著我國國企改革、電力企業不斷推進市場化的步伐,其改革力度逐漸加大,因此在未來,電價水平的層次對于整個電力市場的供應與需求都會產生明顯的沖擊,整個需要慎重考慮。
2.電力市場營銷需求側管理的實施方式
電力市場營銷需求側管理,指的是政府、電力企業,采取制度化、法規式的管理方式,干預并調整用戶在電能方面的主動消耗,實行差異化負荷管理。基于電力市場營銷需求側管理的考量,為降低用電高峰期的電能用量,增加低谷期的用電量,可以考慮這樣的實施方式,依據不同行業的用電量情況,設計相應的電價考量范圍,如季節電價、峰谷電價、農業豐收電價等,基于此,利用不同層次的電價制度制定,以此改變用電用戶的用電習慣。
對于那些用電量較大的用戶,考慮到節能減排以及電能使用的效率,考慮電力市場需求側管理,設立責任考核的目標,依據國網電力公司的規范化制度,完成電力市場營銷需求側管理的建設體系。電力市場需求側管理主要是從電力行業用戶的角度來講的,主要管理的是負荷與節點之間的關系,可有效突破電力市場供應,有效突破僅以滿足需求的單一目標,可以將供需有效的結合到一起進行分析比較,根據最佳效率原則,借以提升整個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在電力市場需求側管理中,與供給側不同的是,可以漸變式地對市場中的用電方式與習慣予以變化,對電力市場負荷進行有效地轉移,可以依據電力市場里的用電不同模式,圍繞電價進行政策制定。基于此,電力市場企業進行電力需求側管理,可以完美對供電能力、用電水平進行均衡,這是與供給側管理差異較大的地方。
3.基于需求側管理的電力市場營銷電價制定策略
3.1 依據電力需求側進行電價制定
當前,在電力市場企業的市場營銷中,基于我國電價管理體系的不完善,電價分類較多,然電價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傳統中對于電價管理還比較缺少系統化地的管控,因此區域之間電價管理較為混亂。突出表現在,不同的位置區域里其電力負荷率有不同的電價表現,加之電壓差異、基于線路難易的供電成本差異,這就對電力企業在實際的電價定位里很難統一進行調節,因此電價其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成分與組成非常的復雜,在與電力用戶進行溝通當中也很難避免誤會存在,因此在現實中電價的糾葛較多,所以在電費的收繳上就存在一定的影響。
再者,當前隨著電力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的體制也在不斷地進行改變,表現為配電、競爭性電價的釋放等,這也是未來電力市場深入改革的主要發展趨勢。因此,電力企業在電力需求側管理中,需要做好提前規劃的計劃來對電價側電價裝備后的價格予以對策。如電價的制定策略可以依據電能發展,將電能與電力市場競爭進行互相集合,與風電等進行電力交易,這樣可以將用戶的選擇權進行有效擴展,以此降低用電成本,同時應結合“互聯網+”予以電力服務創新。
最后,在電力市場需求側管理中,需要加強對電能替代價格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創新管理,為保證電力市場的合理化發展,需要將輸、配電價改革予以有效結合,對配電網建設資金、供電企業資產予以有效整合,將實際運行成本計算到準許成本里,同時要有效確保分用戶類別分電壓等級電能替代輸配電價;在此基礎上,對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進行合理應用,將峰谷電價進行差異化,對低谷時段進行合理化設置,將價格信息所產生的作用合理表現。
3.2 電力需求側峰谷分時電費電價制定策略
常規而言,在用電低估時期,其實成本是比較大的,而在用電高峰時期,電能的成本也往往大于低估時期,這是以前分時定價原則所產生的,但是事實上,對于電價制定需要依據不同的用電實際情況來進行核實計算。在電力需求側管理中,對于電價的制定,其一需要根據實際的用電量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時定價中,需要每個用電的階段予以區分,對電力企業自身的收益、服務成本等進行區分;對于用電低估時期的電價依據成本進行合理的核算,以保障電力公司的實際成本;在此基礎上,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每一個階段的電能彈性系數進行有效分析,以上多種方法并用,才能對電價進行合理的標定,以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另外,還需要對電能表進行互聯網化的創新,將電力抄表等進行完善,可以在人力成本上節省很多。上述策略的共同實施,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是降低成本的有效組合,也大大降低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效率最大化。
3.3 電力需求側居民階梯電價制定策略
當前的電力市場,在對電價進行制定時,其依據大多都是居民的用電數據,因此諸多電價政策也往往是傾向于居民用電。但是目前電力企業自身的電能生產成本大大增加,如何有效控制電價才能保證電力企業的損益平衡,才能有效保障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在電力需求側管理中對居民進行階梯式的電價制定策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價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保障企業生存發展的指標,其電價的合理化制定對于電力企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電價合理,才能保證滿足人民生活持續增長的各類需求。而對于電力需求側管理而言,其電價制定策略的是否得當,是否依據具體的需求來進行制定,也是至關重要的,最終確保電價制定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李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歷史方位的四個維度[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01):1-4.
[2]李端開,宿鳳明,毛人龍,王慧潔.電力工業進入新時代及新能源投資思路鄒議[J].中國能源,2018(05):17-21+26.
[3]范先國.關于售電側市場放開后電網公司經營管理策略研究[J].湖北電力,2014(07):44-46.
[4]凌俊斌,張旺.電力需求側管理與需求響應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3):107.
[5]王建星,韓文花.我國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J].廣東電力,2013,26(07):1-5.
[6]陳江華,徐杰彥.電網企業電力需求側管理目標的實現途徑和影響因素分析[J].電力需求側管理,2011,13(02):4-7.
[7]曾鳴,樊倩男.新形勢下我國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發展方向[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18(06):47-54.
[8]張艷馥,趙樹華,毛莉萍,黃琰,曾鳴.政府在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中的職能和作用[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5(02):1-4.
作者簡介:
孫永生(1978- ),男,河南鄭州人,碩士,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主要從事工商企業財務融資管理及“互聯網+”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