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格良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虞城縣小麥玉米一體化節水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水肥一體化、選地整地、處理種子、施肥與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希望通過以上技術,能為種植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節水;高產小麥玉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87
1 準備水肥一體化設備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由于虞城縣降水較少,通過使用水肥一體化,能夠有效的解決作物用水問題。一般的水肥一體化系統主要是依靠地膜下微噴技術來管理水肥。因此,種植人員需要準備水泵、帶量度的配肥池、噴灌帶等配件。在準備好配件后,種植人員需要將肥料按照施用濃度配好,然后放置在配肥池中,再通過過濾系統,用水泵抽出干凈的肥料噴灌到種植區。其中,噴灌速度和配肥池大小要按照種植面積而定。圖1為常見的水肥一體化設備。
2 選地整地和種子處理
種植人員要選擇富含營養、土質疏松、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最好是靠近水源的地方,灌溉非常便利。播種前,種植人員需要深耕土壤翻出地面,將硬塊土壤耙碎,形成溝底,上溝深15~17cm,下溝深20~25cm,要保證溝底部平整光滑,并形成一定的斜度。要注意,可以加寬肥力好的田地壟幅,株型小,較為緊湊的小麥品種或者玉米品種的壟幅要適當窄一些;株型大,較為松散的品種壟幅要寬一些。一般虞城縣在一體化節水技術中,會應用鄭單958玉米種子和眾麥1號、百農207小麥種子。這2個種子品種都有高產、耐寒的特性。在購買種子后,種植人員要進行藥劑拌種。100kg麥種用60g/L裝的立克秀種衣劑50mL,或者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0~-300mL,加1000倍水稀釋后和種子混勻。當種子均勻沾上藥液后,要避光避熱,放在陰涼處。在播種前,還要曬種,種植人員將小麥或者玉米種子鋪開,放在陽光下曝曬,時間不宜過長,2~3h為最佳,將表面的水分曬干即可。
3 施基肥和播種
根據每667m2產500kg以上麥田的施肥量,種植人員將腐熟的農家肥均勻地施撒在種植土壤的表面,在犁地的時候,就可以將肥料混合在土壤中。在施肥后,一般小麥半冬性品種播種期在10月8—15日,且地下5cm處溫度在15℃左右,種植人員就可以播種小麥;夏玉米以6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時間。在種植時,運用機械,將種子播散在土壤中,種子要距離溝槽上端3cm,然后用進行細土覆蓋,厚度4~5cm。要保證播種機前進的速度在6~8km/h,避免漏播和重播情況。完成播種后,要在距離田地40~50cm左右,深挖1個30cm深的排水溝,便于排水。
4 田間管理
小麥、玉米苗期管理,小麥種子播種8d左右就能出苗,當幼苗拱出地面的3~5cm時,如果土壤處于缺水時期,種植人員要保證土壤的濕度,可以進行機械噴灑清水,來保持土壤的濕潤;小麥及玉米生產前期管理,由于小麥幼苗生長較快,當達到10cm左右時,需要進行相應的田間肥水管理,可微噴0.2%的復合肥水溶液和尿素溶液,來促進根莖生長。玉米花粒期時,正處于虞城縣多雨時節,要注意排水,開挖溝渠;小麥、玉米生長盛期管理,期間小麥和玉米生長結穗、結棒,對營養需求量大,小麥植株可噴灑0.3%復合肥溶液和0.3%硫酸鉀溶液;玉米植株可使用0.5%的過磷酸鈣混溶液合,噴灑在植株的葉片和根部,不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噴灑,容易造成農藥浪費。
5 病蟲害防治
虞城縣的小麥和玉米主要病蟲害是小麥紋枯病、蚜蟲、玉米銹病、螟蟲等,針對小麥紋枯病,主要有以下2個方法: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或用種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羥銹寧)粉劑拌種;在第2年春季冬小麥拔節期,每667m2用有效成分井岡霉素10g,或井岡·蠟芽菌26g,選擇上午有露水時施藥,適當增加用水量,使藥液能流到麥株基部;對其它病害,可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針對玉米銹病,要噴藥防治,可使用65%代森鋅500倍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葉斑病,可用75%百菌清粉劑800倍稀釋,均勻地噴霧防治。種植人員也可以使用可頻振殺蟲燈誘殺害蟲,也可以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蚜蟲、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