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仁
摘 要:本文就現階段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對速生楊豐產林栽培管理技術進行的相關研討,旨在有效改善當前生態環境問題,以期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任職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速生楊豐產林;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2.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27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穩定增長,森林等自然資源也在逐步減少。為進一步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現階段從事相關工作的任職人員就應將重點放在對速生楊豐產林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上。
1 速生楊的相關概述
速生楊這一樹種最早引入至國外,因其自身具有生長周期短,抗病蟲害性能強等特點,因此,受到了相關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而具體來說,速生楊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速生楊能夠適應大部分土壤,因此適于全國各省份地區栽培;速生楊能夠適應大部分氣候,特別是抗寒性能強;由于速生楊自身木質重量輕,適用于各類加工。
2 速生楊豐產林栽培技術
2.1 植株培育和林地篩選
在對速生楊生產林進行栽培時,工作人員要注重速生楊植株的培育,并從中選擇最適宜的芽苗用于最后的栽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育階段需注意各操作技術的規范化以及無菌化,并給予速生楊芽苗充足的水分及陽光,確定其自身具有足夠大的生長空間,為速生楊后期的栽培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就目前對速生楊豐產林的生長特征的研究來看,雖然其對于土壤種類以及生長地形沒有明確的要求,但對土壤的通風性需求較高,如若土壤中沒有明確的氧氣含量,就會對速生楊根系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故在對速生楊豐產林種植地進行篩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就要注重對林地土壤通風性、排水性、肥力等綜合方面進行考量。
2.2 整地技術
在速生楊豐產林進行栽培之前,還要對其種植地進行整地處理,以從根本上提升土壤內部的通風性,為速生楊提供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而現階段整地技術主要分為以下2種:深翻整地,將土壤深度控制在30~40cm;帶狀深翻整地,在速生楊種植地區挖掘帶狀壕坑,并將其深度維持在1m左右,同時在土壤回填的過程中注意將較為優質的土壤填至植株種植處。
2.3 種植技術和間作技術
為從根本上提升速生楊在種植階段的成活率,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對植株的種植技術保持高度的重視,而速生楊種植階段主要具有以下要點:在種植前對樹苗進行浸水處理,并在水中添加能夠促進樹苗生長的肥料及營養物質;在栽培過程中,對土壤進行分層式的回填,并在切實保證土壤通風性及含氧量的前提下,降低樹苗土壤之間的間隙;合理控制栽培密度,并結合樹木生長習性給予其充足的陽光以及水分。在速生楊豐產林進行間作,主要就是通過對農作物的種植及養護等措施改善及提升速生楊自身的生長環境,同時對速生林種植間隙的進行農作物的種植也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林地自身的利用率,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促進地區間經濟的全面發展。而在運用間作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注重對農作物種類的選擇,并將植株與農作物之間的距離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3 速生楊生產林管理技術
3.1 注重肥料使用方式
在對速生楊生產林進行栽培后管理階段時,工作人員同時也要注重地對其肥料使用的規范性,并結合肥料特征以及當地土壤環境,科學控制肥料的使用數量以及施肥的次數,以促進速生楊豐產林的平穩生長。不僅如此,在施肥過程中,還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合理進行追肥[1]。
3.2 完善植株灌溉方式
為切實保證在速生楊豐產林成長階段具有足夠的水分,工作人員還應在原有基礎上完善植株的灌溉方式,適當地引進先進的灌溉技術,在提升灌溉階段效率與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積極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利用更加節水的方式進行速生楊的灌溉。
3.3 加強植株修剪管理
在對速生楊豐產林進行植株的修剪管理時,工作人員也要注重以下幾點:對速生楊進行整形處理時,應時刻保持樹干各枝之間的等級分明,并對樹干進行的通直處理;對速生楊進行修枝處理時,應結合樹木自身的成長環境以及階段,使樹干的高度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并在注重樹木修剪的時間及年份,提升樹木自身的實用性,促進當地工業等領域的全面發展。
4 總結
隨著社會各領域對速生楊豐產林自身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等優勢的深入了解,為進一步提升速生楊豐產林的經濟性與生態性,現階段相關工作者就要將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對其栽培管理技術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上,并在日常工作中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速生楊豐產林能夠在林業生產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花如.我國速生豐產用材林發展潛力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