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潤云 平秀敏
摘 要:云南是我國馬鈴薯種植大省,據統計,全省16市120多個縣都有適合馬鈴薯生長的自然生態區域,也是云南省繼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糧食作物。大約230萬貧困人口依靠馬鈴薯維持生計。馬鈴薯對云南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非常顯著的作用。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6年云南省馬鈴薯產業相關數據,對發展云南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的構想作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云南省;馬鈴薯;優勢產業鏈;構想思路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38
1 云南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1 產業總體情況
云南省位于低緯度高原上,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形地貌相對比較復雜,受到大氣環流的影響,在冬季受大陸季風控制,夏季受到海洋季風控制,全省氣候種類繁多,決定了云南省的氣候具有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干濕分明、降水充沛的特點。根據云南農業廳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云南省馬鈴薯全年種植面積55.8萬hm2,總產量1266萬t,平均產量1412kg/667m2。2016年云南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57.5萬hm2,同比增長了1.7萬hm2,增長幅度高達3.1%,總產量為1105萬t,可以看出,云南馬鈴薯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前景。
1.2 成本收益情況
馬鈴薯生產成本包括土地、人工、物質、服務等,實踐表明,不同城市其每667m2土地成本、種子、化肥、農藥的價格也不盡相同,而且不同季節其種植成本也不相同。云南農業廳在2016年對宣威市馬鈴薯種植成本和收益作了深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春季馬鈴薯每667m2種子成本為500元、有機肥210元、復合肥150元、農藥100元,耕種費用120元/667m2,勞動成本900元,每667m2產量為2200kg,1.2元/kg,其每667m2總產值為2640元,每667m2純收入660元;秋季馬鈴薯每667m2純收入為2270元;冬季馬鈴薯價格比較貴,能達到3元/kg,因此,冬季馬鈴薯每667m2的純收入為4520元。從這幾組數據可以看出,云南省馬鈴薯的種植收益明顯高于種植成本,可以大范圍種植。
1.3 馬鈴薯進出口情況
云南省生產的馬鈴薯進80%產量出口到外省以及越南、尼泊爾等東南亞國家,也是推動云南省馬鈴薯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云南省馬鈴薯出口60747t,金額6336萬美元,出口數量較2015年增長2.1%,而出口金額卻增長了18.8%[1],是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動力。
2 云南省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降雨多,增加了晚疫病發生的概率
2016年,云南省全年降雨次數比較多,持續比較長,導致大面積馬鈴薯受到晚疫病的侵害,全省馬鈴薯減產的20%,嚴重影響了秋季種植,導致大部分農戶為維持生計放棄秋季種植。
2.2 缺乏優質種薯
實踐表明,種薯質量和數量得不到保障是限制云南省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發展的主要因素,雖然也有很多研究所和事業單位專門從事馬鈴薯脫毒,但年產原種只有6500萬粒,很難滿足云南省馬鈴薯事業的發展。
2.3 市場波動比較大
冬季馬鈴薯的需求量比較大,也就不存在銷售問題,但是冬季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旱和低溫等氣候的影響,難以確保馬鈴薯上市時間,而不同時間、不同區域馬鈴薯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從而影響農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
3 發展云南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的構想思路
3.1 加大馬鈴薯種薯補貼力度
云南省政府出臺多項土地流轉政策支持力度,推動農民積極開展土地承包權合理流轉,并建立科學合理的脫毒良種補貼機制,確保每位馬鈴薯中種植用戶都能使用良種馬鈴薯種薯,以提高馬鈴薯的單位種植產量,為實現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提高產業化水平
農業科研部門根據云南省的地形條件,研制出適合馬鈴薯田間作業的小型機械,提高馬鈴薯的生產效率。同時要加大對優質、高產、抗病馬鈴薯新品種的研發,促進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投入到種植生產中。
3.3 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
加速培養馬鈴薯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馬鈴薯經營產業的培育,并構建完善的經營體體系。在土地經營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模式,引入土地股、土地托管等多經營模式。
4 結語
云南省是我國馬鈴薯種植大省,發展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構想是21世紀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深入分析了云南省馬鈴薯產業的特性,并提出目前在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構想中出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希望對云南馬鈴薯特色優勢產業鏈的發展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陳萌山,王小虎.中國馬鈴薯主食產業化發展與展望[J].農業經濟問題,2015(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