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態建設的范圍逐漸擴大,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重視程度也在增加,而且森林資源對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推進作用。植樹造林是最直接有效的森林保護方法,本文介紹了我國植樹造林的常用方法和技術。
關鍵詞:植樹造林;方法;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70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加深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植樹造林也成為了森林資源面積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植樹造林是基于現代生態工程提出的環保概念,對常用的方法和技術進行研究可以為植樹造林工作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并保證過程開展順利。
1 植樹造林常用的方法
1.1 播種造林方法
播種造林法的應用范圍主要是生長情況和生命力較為優良的樹苗,一般這種樹苗只要正確的播種沒有造成損傷就會很好的生長,存活率也相對比較高。這種方法除了樹苗的質量要良好外,對種植的區域土壤和供水條件都有要求,往往都是平坦、肥沃且水分充足的地區。在實際的植樹造林的工作中,減少了育苗環節的工作,施工程序也簡單,唯一的問題是幼苗受環境影響大。播種造林的常用方法可以分為穴播、塊播、條播和撒播4種。
1.1.1 穴播
可以在多種地形中實行并且適合的種子種類也很多,對植樹人員的技術要求也不高。穴播這一個過程,先要對樹苗之間的距離也就是穴播間距確定,之后再按照距離在每個穴中播種適量的種子用土覆蓋鎮壓。
1.1.2 撒播
就是直接地將種子灑出,主要針對顆粒小且成本低的種子,一般在綠化需求較為急迫的地區使用,對于人工需求和造林場地的需求都比較低。這種播種方法雖然播種方式簡單,但缺點也很明顯,如種子會遺留在土壤外部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面臨著無法生長的問題且急需綠化的地區大多土質環境很差,撒播的種子的成活率也相應大幅度降低。
1.1.3 條播
比較適合種植灌木和喬木2種樹種。在實際的播種過程中要結合人工和機械協同工作的方式,保證播種的行距保持一定,播種的布局靈活。也要對實際的土壤考慮,播種完成后使用土壤覆蓋的形式進行鎮壓。
1.1.4 塊播
就是將播種的區域進行劃分,對某一塊進行全面的管控。在管控的過程中進行區域內的大范圍播種,但實際操作的成本較高且管理復雜[1]。
1.2 分殖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法就是將樹根、樹枝等營養部分作為種植材料進行植樹造林,這種造林方法節省了育苗時間、減少了成本且栽種的樹苗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都比較快。分殖造林法根據取用的部分又可以分為插條、插根和分蘗3種形式。
1.3 植苗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法是當前的流行造林方法,主要是因為對環境的要求不高人工成本也是3種造林方法中最低的,成本的投入主要分布在前期的育苗階段。在實際的栽種中,要最大程度地縮短樹苗和苗地的距離以保證樹苗的生活率。雖然這種造林方法是主要的形式,但只限于中小面積的人工林。
2 植樹造林的主要技術
2.1 樹苗和種子的栽培技術
植樹造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對種子和樹苗的栽培,栽培的好壞對樹木的成活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栽培技術中首要的是對幼苗的栽培,在栽培的過程中要將樹苗統一的管理和培育,避免出現差異。篩選過的優質樹種可以通過條播、塊播、穴播等播種方法,使不同的樹種能夠對多樣化的播種環境和地質良好的適應,減少苗木因不適應而出現死亡。
2.2 防護技術
在完成植樹造林工作后,林區的管理人員要對整個林區進行防護。林區的工作人員應該提前做好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的準備工作,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防護系統,并且要合理地安排森林防護工作:對森林巡護工作精心安排,在巡護工作的過程中要按照實際特點合理的安排巡護人員,提高發現問題的幾率,并迅速組織解決方案,減少損失;根據情況調整巡護人員的巡護線路,如發生火災,要對火源發生的源頭進行重點控制,再對其他的臨近區域檢查避免火災的范圍擴大。
2.3 整地技術
對將要種植的區域進行徹底清潔,能夠減少地質環境對樹苗和種子的生長造成的影響。技術人員要對造林區域合理的安排,將樹苗按照等級種植到合適的土地區域。在清理和整地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土壤的性質和造林地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是否達到要求。
植樹造林的發展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要對植樹造林的方法和主要技術充分了解,切實地應用實際到工作中如整地技術、植苗種植方法,從而提高整個林區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順妮.淺析植樹造林技術與樹木養護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5,5(18):134.
作者簡介:王柏軍(1977-),男,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研究方向:營林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