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發展對森林環境造成了破壞,生產活動又耗費了大量的木材,破壞了森林生態環境的平衡,使森林中的樹木近些年來飽受病蟲害的困擾。本文從營林技術抑制病蟲害蔓延速度、營林技術提高樹木的病蟲害免疫力、營林技術降低病蟲害發生頻率等角度,分析了林業病蟲害防治與營林技術的關系,希望能夠為林業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選擇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科學定植;樹木免疫力;混交林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76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但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的是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是人類對于森林環境的破壞,還包括多種病蟲的災害,給我國林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近些年來氣候條件的不穩定使森林中頻發病蟲害,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應當結合運用營林技術,實現對于樹木的精良育種,通過合理的養護手段提升樹木的免疫力。
1 營林技術抑制病蟲害蔓延速度
病蟲害一直是森林保護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長期以來阻礙著森林資源的健康成長,而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能夠有效抑制森林中病蟲害的蔓延速度,因此,林業人員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應當注意使用營林技術,以實現對于森林中病蟲害的科學環保防治。在現如今生產經營活動的要求下,人工林的種植面積開始增多,雖然能夠豐富森林中的林木種類,但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人工種植的林木在選擇時往往是大批量引進,因此在品種上具有單調的特點,為病蟲害的蔓延提供了生長的溫床,使病蟲害近些年來開始在森林中高發。同時,林業人員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會用到化學殺蟲藥劑,但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從而降低了藥劑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反而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病率[1]。營林技術能夠實現對于樹種的科學定植,而且還能夠實現對于幼齡樹的科學管理,而且先進的營林技術還有助于科學選擇免疫力較強的樹種,在樹木種植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合理的除草、施肥、灌溉等手段加快樹木的生長速度,減少樹木中能夠滋生病蟲害的前提條件,從而達到改善病蟲危害的效果,實現對于病蟲害蔓延速度的有效控制。
2 營林技術提高樹木的病蟲害免疫力
營林技術能夠以森林中病蟲害生長的條件作為基礎,分析出適合在森林中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技術,進而將融合了多種技術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應用到森林保護的過程中。在防治的過程中,營林技術會對森林所在地周邊的地理環境進行分析,之后再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點來選擇適宜定植的樹木品種,而且常常還要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來選擇適宜生存的物種,以實現對于病蟲害的快速防治。而且營林技術的好處就是在種植樹木以豐富森林資源的同時,還能夠改善森林周邊的生態環境,增加周邊地理環境中的氧氣含量,從而提升林業的生態效益。營林技術可以通過雜交或引種等方式,來提高森林中樹木的病蟲害免疫力,在種植樹木后還會設置隔離地帶,將能夠促進病蟲害生長的因素隔離開來;營林技術還能夠實現對森林的衛生清潔,進而根除病蟲害滋生的源頭,并且可以清潔林木周邊的雜草,通過松土來提升樹木根基處的土壤肥力,進一步破壞病蟲害的生長條件,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而且土壤肥力的提升又可以為樹木的生長提供更豐富的營養,促使樹木生長的又高又壯,順利實現提高樹木病蟲害免疫力的目標。
3 營林技術降低病蟲害發生頻率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營林技術的結合,都集中體現在混交林的種植上,混交林具有極強的病蟲害免疫力,也是我國主要種植的人工林樹種。混交林樹種既有耐陰樹種,也有喜光樹種,而且還有根瘤菌和無根瘤樹種,樹木種類的多樣性也使混交林具有較高的病蟲害防治效率,具有較強的抵抗病蟲害侵蝕免疫力,因此是一項比較科學的營林技術。在選取混交林時,要注意結合當地地理環境選取適宜發展的樹種,并且加強育苗環節的監管力度,以便在幼苗時期就可以培養出較強的病蟲害抵抗能力。混交林種植比例的選擇也要具有技術性,在種植的過程中要實現抗病性較弱樹種與抗病性較強樹種的科學配比。另外,混交林種植模式的好處就是能夠保證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還能夠擁有充足的餌料與棲息地,而且混交種植的一些鮮花灌木還能夠誘導并消滅害蟲,進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頻率。
4 結語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變化,林業中的病蟲害也開始變得高發,危及到了森林產業的建設過程。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營林技術來防治病蟲害。應當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地理環境的樹種,將營林技術與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相結合,采用混交林來提升森林抗病蟲害的免疫力,使樹木能夠有健康的體質戰勝病蟲害,進而提升森林建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黎曉剛,章智剛.淺析營林技術與控制森林病蟲害的關系[J].中國林業產業,2016(7).
作者簡介:吳艷梅(1976-),女,蒙古族,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