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蘊

10月23日,由國家發改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主辦,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承辦的首屆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據介紹,本次論壇是為貫徹落實2018年5月中日雙方簽署的《關于開展服務產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也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對于進一步加強中日養老服務業政策的溝通和交流,推進企業間開展務實合作,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在致辭中表示,人口老齡化是中日兩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雙方可以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發展養老服務業方面優勢互補,互學互鑒,助力兩國企業,造福兩國人民,為增進兩國關系做出積極貢獻,為人類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貢獻東方智慧。
歐曉理指出,中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而且還在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在養老服務領域,2016年國務院專門出臺文件,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在養老服務領域對外資全面放開,歡迎各類市場主體進入養老服務業。他強調,中國堅定不移堅持對外開放,堅持走開放融通、合作共贏之路,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體制。中國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更多更好地惠及世界人民。
本次論壇主題為“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與發展:共同的機遇與責任”,分為政策交流會、項目對接會和展會三部分。政策交流會上,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圍繞我國養老服務體系、醫養結合發展、智慧養老產業等議題介紹了有關發展政策,日本厚生勞動省有關官員、有關社會組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介紹了日本長期護理保險、自立支援體系、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雙方共同認為兩國在養老服務領域合作前景廣闊,表示要共同打造好中日企業交流平臺,為兩國關系再起航、行穩致遠作出新貢獻。
項目對接會上,來自中日養老服務領域的21家企業進行了集中宣介,介紹了自身優勢和合作意向,剖析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和產業機遇。與會200多家企業利用寶貴機會,積極尋求合作伙伴,開展了務實接洽,雙方企業在服務模式、人才培養、“互聯網+”、產品制造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成果,并有22家中日企業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論壇還對中日兩國最新研發的康復輔助器具、智慧養老產品、服務機器人等產品進行了集中展示,展現了中日兩國適老產品研發和生產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中國與世界在2000年同步進入老齡化社會,2017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4億,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7.3%。中國人口老齡化總量大、發展速度快,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總量還將翻一番。
據介紹,我國人口老齡化當前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總量大。2017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4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預計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9億左右。二是增速快。2000-2017年,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約3個百分點,而同期我國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約7個百分點,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三是不平衡。例如,我國最早和最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兩個省份之間相差36年。
歐曉理透露,國家發改委下一步主要從三方面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落實力度。推動各地將投融資、土地、稅費、人才支持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加強政策落實督促檢查和跟蹤分析力度,確保各項政策抓鐵有痕,擲地有聲,為社會力量參與降成本、增便利。
二是推動改革創新。加快養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醫養結合試點、康復輔助器具綜合創新等試點工作,及時總結各地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推動形成示范效應。
三是加大多元投入力度。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推進實施“十三五”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同時,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公建民營、發行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等方式積極參與,持續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