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行
摘要:綠色金融是我國實現金融產業快速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就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開始時間晚、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本文將詳細介紹我國綠色金融問題發展的現狀以及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阻礙因素,并就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引導措施,以加速我國綠色金融的健康協調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 發展問題 對策探討
為了引領金融產業發展重新步入正軌,讓其煥發出新的活力,必須要尋求和探索準確科學有效的對策加以監管治理并且引導促進,將“生態經濟”這一新的理念貫穿到實際發展過程中,鞏固金融產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20世紀末,我國已經開始研究綠色金融的理念,從理論探索到具體實際操作,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在2007年7月環境保護部、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提出《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使得我國綠色信貸正式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綠色金融的實施領域邁開的第一步,但是隨后的發展并不盡人意,除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他金融領域發展幾乎停滯不前。
(一)認識不足
個別地區片面追求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而忽略了環境保護這一主題,經濟的快速增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物危害人類身體健康,違背了綠色發展的原則。
(二)法律規章制度和管理體系不健全
首先,國家對于綠色金融的落實和實施沒有完整的法律、規章制度來進行有效管理和約束,沒有將切實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落實到位,另外,沒有具體的鼓勵性政策來推動綠色金融的進步,扶持力度不夠,“照顧性政策”幾乎沒有,導致其發展的空間與活力不足。
(三)綠色金融產品缺乏創意
目前,我國金融產品明顯還停留在低層次的金融信貸層面,沒有完全將節約能源,減少排放的環保理念融入到專業產品中,與國際市場的水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相關衍生品少之又少。
(一)宣傳綠色金融理念,轉變發展思路
十八大以來,綠色經濟成為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大力宣傳綠色金融的理念和巨大作用,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用具體的鼓勵性政策推動金融機構研發綠色金融產品,使全社會成為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都能從綠色金融的發展中受益,從而形成巨大的影響力,以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二)構建和完善健全的法律管理體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發展更是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想真正建立起綠色金融完整的發展體系,必須要有強大的法律和政策支撐,因此,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制度和對應的管理監督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有了堅實的后盾依靠,向前發展起來才會十分順暢無阻。
(三)建立一體化監督機制、有效避免風險的發生
首先,環保相關機構要加強環保信息的保存和管理,及時協調以獲取第一手環保信息;其次,金融機構要與環保機關攜手并進,保持信息一體化和流暢性,實現資源共享,互利互惠;最后,二者之間更要互相監督,確保環保、信貸信息的準確有效錄入和信息的暢通性,避免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
(四)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實現產業升級
金融機構必須抓住時機,迎接挑戰,革新綠色信貸的方式方法,將環保制度中的積極思路和方法應用到綠色信貸中,變革具體的業務程序,推出新的綠色金融產品,不僅是銀行機構,證券、保險行業也應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鼓勵和支持技術從業人員大力研發新型環保產品。另外,要學會學習國外優秀的產品設計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衍生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產品。
環境保護是永恒的主題,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國家和政府會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綠色發展這一理念的實施,而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大馬車,金融行業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雖然在一些方面,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些僅僅停留在淺層次、低端領域,如果想要達到更加專業化水平,還需要從里到外進行徹底的變革和提升,同時,也應注意綠色發展還要因地制宜,符合我們現實發展的實際情況,切勿盲目照搬。
[1]董捷.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工業技術經濟,2013年第3期:156-160.
[2]李仁杰.綠色金融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金融,2011(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