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
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中提到:課程實施應該凸顯項目活動特點的要求,建議采用“以項目活動帶動學習”的策略。按照這種思路,教師可制訂貼近學科知識和學情的主題式學習任務單,通過實踐操作來解決“真”問題。在此,以信息課上選擇多樣化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為例,設計了三種主要的學習任務單,目的是通過項目活動讓學生掌握信息搜索工具的應用。
一、關于“杭州西湖一日游”主題的學習任務單
“杭州西湖一日游”主題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背景:杭州西湖是大部分學生游玩過的景點,但很少有學生思考如何自主訂票、規劃參觀路線和自行定制行程。因此,教師提出了制訂一份完整的一日游行程的任務,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讓學生根據天氣預報信息和假期實際情況,確定出行日期,并查詢動車訂票信息,確定出行時間;通過查詢杭州西湖經典景點的簡介,確定旅游參觀線路;將上述查詢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填寫在學習任務單。
二、關于“計算機配置方案”主題的學習任務單
“計算機配置方案”主題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背景: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如主板、顯卡、顯示器等)略知一二,但對計算機的價格、品牌都不太清楚,他們對這方面的了解大多來自于父母。鑒于一些硬件知識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師向學生提出了家庭電腦組裝任務。
在課堂實踐中,學生分成3至4人的小組,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大家群策群力,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單(見圖1)。
在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慢慢地熟悉了常用計算機硬件。這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很想檢驗家里的電腦配置是否合理。
三、關于“暑期夏令營計劃單”主題的學習任務單
“暑期夏令營計劃單”主題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背景:暑期臨近,許多家庭有讓孩子報名參加夏令營的計劃,但有些夏令營的行程,孩子們很不喜歡,因為覺得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否讓學生通過信息搜索和小組協作,制訂一份自己心儀的夏令營計劃呢?事實證明,學生在討論、制訂“暑期夏令營計劃單”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統籌規劃、信息搜索、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讓學生分組模擬一次暑期夏令營出行活動,規劃一份完整的暑期夏令營計劃單,讓組內學生分組搜索討論完成夏令營地點、夏令營訂車計劃、夏令營住宿計劃、夏令營出行清單及補充購物清單。學生在完成上述“暑期夏令營計劃單”時,也學習研討、復習鞏固了信息的搜索和整理,以及截圖等相關知識與技能。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凸顯了信息技術為生活和學習服務的理念,學生也在做中學、練中學,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信息素養。
四、主題式作業設計的要點
在設計上述作業單時,信息教研組集體研討,決定根據學生完成任務單時出現的問題對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任務單的設計進行調整。研討和調整后的任務單,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好的作業設計應體現以下要點。
一是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創造性地生成活動主題。新課程要求教師有選擇地運用教材,可以對教材進行篩選、調整和重組,還可以對教材進行有地區特色、有針對性的補充。如“杭州西湖一日游”和“秋游出行計劃單”是課本上沒有的,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美德。學生可能常與父母一起出游,但很少自主設計出行計劃。讓學生通過信息搜索自主制訂出行計劃單,使他們參與家庭事務,提高了家庭責任意識;學生在搜集資料和討論的時候,也對如何保護環境、如何讓地球更美好進行了思考。
二是將生活化要素滲透到作業設計中。信息科技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在《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初中階段)》中有這樣的描述:“課程使學生獲得信息科技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發展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研究、合作、表達與交流的質量與效率,形成與信息化社會相適應的行為規范,從而更好地在信息化社會中生活、學習與持續發展。”為了促進學生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可在作業設計中滲透生活化要素,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內容,將“學技術”與“用技術”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完成項目活動的過程中提升信息素養。
三是將趣味性情境融入作業設計。“成功的教學不在于強制學生,而在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這是托爾斯泰對情趣教學的評價。孔子也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在云空間學習平臺上,筆者建議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及時上傳到“作品區”,再結合“評價區”的“評一評,議一議”看看別人對自己的作業作何評價。通過這種互動與交流,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是將分層教學理念滲透到作業設計中。信息科技授課面向全體學生,但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小學就參加了很多信息拓展課或在家里使用得比較多,基礎比較好,有的學生是斷斷續續地學習,在家里很少用電腦,或習慣用手機、IPAD等觸屏設備,對鼠標、鍵盤、基本的輸入法都不熟悉。為了兼顧各個層級的學生,可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由于授課時間有限,教師可通過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既能“跟得上”,也能“吃得飽”。比如,在“杭州西湖一日游”的學習任務單中,以任務一和任務二為基本任務,要求全班學生都要完成。因為這些信息的搜索技巧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對于有些不太熟練的學生,可讓他們專心完成前面的任務;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進一步完成拓展任務。這樣,大家都各有進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進取和探究的精神。
五是以開放性的題目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學習也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信息科技課堂的任務單中有很多開放性題目,學生搜索的答案也都不盡相同。創新內容靈活、形式新穎、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意義的開放式作業模式與開放性的題目,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又體現了信息課堂的多元化特點。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