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吳久涵(2002.7-),女,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人,黑龍江省依安縣實驗中學學生。
中國文壇和政壇的兩大人物——魯迅和習近平,兩人雖年代相差近百年,但對于“脊梁”給出的理解卻整齊劃一,大體為磊落、頑強、不屈的英雄之士。這一類人,可擔重任,可化難題,可破困境,為大局奉獻和建設著,撐起民族與國家的榮譽和利益的一片藍天。
提及于此,個人不禁聯想起某二科學人士。同是學術精深,同是身處異國,同是處境危險詭變,而Q科學家可以毅然沖破威脅回祖國建設,發展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時,Y科學家留于異國,直至終老。真實姓名可不必再提;只談他二人的行為,便大可判斷哪個是真正的“脊梁”,而哪個是表面堅強的“軟腳蝦”——真正的“脊梁”,其魄力,一目了然。
也許吧,有好多人認為,只要能使國家“揚美名”的人,便就是國家的“脊梁”。然而約一年以前,某明星身穿漢服亮相于美國街頭,引發無數網友“有民族氣概”的贊美之后,卻又被爆料曾身著和服討好日本。由此,誰還能說她的氣概無人可比?此次似是揚了漢文化美名,為漢人撐了回腰,然結合往為,實是為己利益驅使而炒作耳,何來的“揚威”“脊梁”之贊耶?可見――真正的“脊梁”,不僅于行動上,于心中本意之況,應亦是正氣之態,而非討喜抬價之丑見,終引人鄙棄笑談。
曾有蔡京,才華橫溢,文詩造詣,使人嘆服。然其從政貪贓枉法、暴虐兇殘,毫無文雅大士之形,實屬有才無德之輩。若問其先人幾何,只怕先人將云:“華而不實,孽障之徒!”其文筆,無人能擬,應為大士;然人品敗恣,終成名節于土灰,無人瞻仰,僅于路人嘆嗟。看官可見——“脊梁”者,非專于才也;首當其心意。雄者、明者、善者終成事業;浮者、殘者、惡者,縱坐有千宅,腰纏萬貫,學富五車,終將覆滅,埋沒于眾人議論之下。
可擔“脊梁”之稱者,大半有一共性:情形危機,生死堪憂,逆天而往,卻無難可阻其志。即夭其形,殘其親,亦不可毫動一文。以其大志成眾大美,以其大勇成眾大業。小事者如房屋之基,可安一方;大事者如支天之鰲足,可穩天下。人之脊梁,支人之周身,以行走;國之脊梁,支國之重任,以前進。
耕于田野,勞于版筑,貿于魚鹽,皆懼驕陽似火烈烈,繼有斗笠、工棚、陽傘而護以續其生;而“脊梁”之士,敢于直對驕陽恣意,坦然前行。世間永滄桑,未曾少正道。脊梁者,穩固而復行,無悔無嘆無怨無恨,只是心懷著人民諸業,民族國家,進而,面對驕陽,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