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琪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語言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成為一種調味品。它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形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漢語的發展,但它也使得現代漢語逐漸失去規范性,最終不利于我們中國文化的傳播。本文通過探討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影響,提出應采取一分為二的觀點對待網絡語言,最終引導人們規范地使用網絡語言。
關鍵詞:網絡語言;現代漢語;影響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4--02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民間的交流形式更加多樣化,其中網絡語言成了人們之間溝通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網民通過使用它,不僅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收獲了許多樂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某種現象,人們可以通過這種獨特的表達形式,表達自己對社會和國家的真實想法,因此受到了廣大網民的追捧。
一、網絡語言的含義及特點
網絡語言的含義國內學者有如下的闡述。如我國學者于根元在2001年發表的《網絡語言概說》一書中談到:“網絡語言起初多指網絡的計算機語言,也指網絡上使用的有自己特點的自然語言”。[1]所以,廣義上它是指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受電子科技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型語言形式。但狹義上的網絡語言,是網民在使用常見的聊天軟件進行交流時所用到的文字、表情、符號等。這些新興語言符號通常也因社會熱點新聞的影響而產生,從而在網民間迅速傳播,形成所謂的網絡語言。總的來說,網絡語言大致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使用范圍的全球性
由于網絡的普及,人們之間的交流只需輕輕地一點,就能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傳播。因此只要存在網絡,人們之間就毫無距離可言。網絡語言一經產生,就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在全國甚至全球得到傳播。雖然人們之間有地域、國籍、宗教、種族等的差別,但這些都并不妨礙網絡語言的傳播,它憑借著生動形象的語言符號、通俗易懂的形式,逐漸成為了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例如:網絡語言“土豪”,這是中國網友的一個原創詞。它的本意是指沒有格調的有錢人或者指一夜暴富的暴發戶。當成為網絡語言后,它現在主要指的是財大氣粗、喜歡沖動消費及炫富的一群人。由于外國人見識到了中國大媽幾分鐘不到她們就把國外各大商場新品包包都搶購一空的瘋狂行為,“土豪”一詞也因此迅速在全球流行起來。
(二)簡單快捷、詼諧幽默
網絡語言相對于普通的文字來說,它在使用時更簡潔,更加適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尤其是對于上班族來說,字數的減少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它的簡潔性主要包括字數的減少、用符號代替文字等,方便了人們日常的交流,深得廣大網民的喜愛。例如“表”因為發音相似所以可以表示不要的意思,既節約了打字的時間,又聽上去詼諧幽默,成為了網民的常用語言。網絡語言也不像書面文字那樣單調古板,而是生動活潑。
(三)產生途徑的多樣性
網絡語言產生的途徑有很多。第一,由一些熱門的新聞或者話題而產生的網絡語言。比如:洪荒之力、藍瘦香菇、我爸是李剛等。這類網絡語言,能立刻席卷微博圈、微信圈、電視等各大媒體,成為網民頻繁使用的網絡用語。第二,由外語翻譯而來的網絡語言,這是由于韓劇、日劇等影視劇在中國的流行,一些電視劇中常用的語句便傳入了中國。例如:卡哇伊、粉絲、歐巴等。這些新型語言的到來,有利于我國與世界不斷交融。第三,由于網民的超強的創新力,一些極具個性的詞匯便被創造出來。例如:男神、女神、寶寶心里苦、山寨等,都是網民們獨創的網絡語言。
二、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影響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網絡語言的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傳入而它的形式日漸豐富。但“網絡語言爭議不斷,它對全民語言的巨大沖擊可謂泥沙俱下”,[2]尤其體現在它對現代漢語的巨大沖擊,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詞匯
縮寫類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影響十分深遠,挑戰了現代漢語的詞匯形式。縮寫類網絡語言是指僅用幾個字就能表達一句話的完整意思,它不關注字體本身的內涵,僅為了提高了網民的打字速度而存在,但一時間成為了網友最頻繁使用的語言形式。例如:“閃”表示離開的意思;“頂”表示支持的意思;“菜鳥”表示什么都不懂的人。如果任其發展,勢必會使廣大學生形成不良的用詞習慣,嚴重威脅到整個漢語體系。
(二)語音
網絡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諧音字,極大地沖擊了現代漢語中語音的規范。諧音類網絡語言的使用通常是為了達到詼諧幽默的效果而產生的一種語言形式,網民在使用此類語言的時候不僅加快了聊天的速度,而且可以用諧音的效果來表情達意,因而受到大家的普遍使用。例如漢字諧音,“筒子”表示同志;“口耐”表示可愛;“神馬”是什么的意思。如果此類語言繼續發展下去,將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發音規范,最終威脅到漢字的正確使用。
(三)語法
網絡語言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如今的年輕人都追求新奇的事物,在網絡上交流時就必然會產生一些極具個性的語言,于是出現了一系列違反傳統漢語語法的新詞。例如:“我下午打球在操場”、“她賊可愛”、“激動得死掉了”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甚至還出現在了考試答卷上。可見,此類網絡語言對語法的破壞力,規范地使用網絡語言成為整個社會的迫切任務。
三、對待網絡語言的正確態度
網絡語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現代漢語,增強了漢語的趣味性,但我們也要看到它的不利的方面。它令現代漢語逐漸失去規范性,不利于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因此我們應一分為二地看待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所造成的影響,并且以“一種開放和建設性的態度”對待網絡語言。[3]
一方面,我們要認可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積極影響。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現代漢語體系。它打破了現代漢語的嚴謹性,代之以隨意詼諧的語言形式,賦予漢語源源不斷的生機。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它進一步突破了傳統的詞匯組合形式,并由文字、符號、數字等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現代漢語雖然已是簡化過的語言形式,但這其中仍存在大量難寫、難讀的漢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來十分不便。而網絡語言的簡潔性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人們只要使用幾個簡單的網絡詞匯,便能很好地表達一整段難以理解的語句。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正確看待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消極影響。網絡語言破壞了現代漢語的純潔性。隨著網絡語言的不斷發展,如今它卻呈現出低俗化、色情化的趨勢。這類網絡語言不僅在網民間迅速傳播,而且出現在各種電視節目中,使得大批的青少年深受其害。人們在使用這類網絡語言的時候卻完全樂在其中,完全沒有意識到它正毒害著我們年輕的一代。我們中國向來是十分注重禮儀規范的一個國家,如今低俗的網絡用語卻到處可見,人們如果對這種現象仍然置之不理,將不利于我們現代漢語的健康發展,最終使得它的純潔性不復存在。
結語:
網絡語言是在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甚至有超越漢語的一種趨勢,使得漢語體系陷入危機。總之,網絡語言中積極的因素值得我們繼續發揚光大,而對于其中一些消極的方面,我們要堅決地抵制它對人們的毒害。我堅信隨著我們對網絡語言積極地引導,網絡語言將會成為漢語的補充者而不是破壞者。
注釋:
[1]于根元:《網絡語言概說》,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頁.
[2]陳春雷:《從失范走向規范——關于網絡語言影響及規范策略的思考》,載《學術界》2011年第155期,第195頁.
[3]江南、莊園:《網絡語言規范與建設構想》,載《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第55頁.
參考文獻:
[1]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1:22.
[2]許嘉璐.關于語言文字規范問題的若干思考[J].語言文字應用,1998,(4).
[3]劉欽明.“網絡語匯”的組合理據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6).
[4]蘇新春、黃啟清.新詞語的成熟與規范詞典的選錄標準[J].辭書研究,2003(3).
[5]陳一民.語言學層面的網絡語解讀[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6]劉欽明.“網絡語匯”的組合理據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