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勇超
英語教學中,測試是必不可少的。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尤其是畢業年級,各種模擬考試,階段性測試更是應接不暇。試卷講評就成了家常便飯。講評課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之一。上好講評課,不但讓學生認識錯誤,糾正錯誤,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彌補老師教學上的不足,而且還能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講評課中,有些教師逐題仔細地講解,采用“注入式”教學法,實行“滿堂灌”教學。于是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一節講評課,臺上,老師講的口若懸河,口干舌燥;臺下,學生頭昏腦脹,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濤聲依舊,錯誤重現。另外,一些教師認為,講評課沒有上新課那么重要,于是蜻蜓點水式地對一下答案,或以書面的形式貼在教室的墻上或在課堂黑板公布試卷答案就完了,讓學生自己核對,有時甚至讓學生把答案念完就了事。顯然,這種只公布答案而不講評的形式,使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無法知道為什么是這個答案,更談不上練習的鞏固、強化、能力的提高,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差生更差,更使越來越多的差生失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學業績以及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那么,怎樣才能把試卷講評課上好上活,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的體現評價的意義呢?
一、做好試卷的統計和分析
首先教師要認真解答試卷,分析試卷的結構、考查的范圍、知識點的分布、考查的重難點,分析學生出錯的共性和不同,找到學生學習思考能力或思維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上的漏洞,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動教學,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講評時才能突出重點,針對性強。
二、講評要及時
試卷的講評應放在測試后上新課之前為宜。原因有二:首先,就學生而言,考試時其思維最集中、最活躍,此時他們對于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普遍記憶猶新,而測試后他們不僅急于知道分數,更急于知道正確的答案,求知欲極強。如果時間過長,逐漸淡忘,學生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也就失去了主動性和學習動力。其次,對教師來說,剛閱完卷,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因而此時講評必然事半功倍。
三、講評后的鞏固工作
另外,試卷講完后,還要做到課后三落實。
1.落實好知識消化
落實學生自我消化環節,講評后,要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消化,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試卷,清理并登記失分知識點,弄懂自己未掌握的知識,并在消化過程中提出新的問題。每個學生必備一本“糾錯本”,把自己在考試或練習中的錯題摘錄在筆記本上,時時來復習檢查自己的薄弱環節。
2.落實好知識鞏固
選出試卷中出錯率較高的問題和知識點,通過變換角度設計出有一定針對性的鞏固性練習,有意識地放在下一次考試中,增加知識點再現率,通過反復強化,鞏固講評效果,以幫助他們真正地掌握。
3.落實好個別輔導
因為課堂上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個別學生在解題中的特殊問題,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得到關注。課后老師很有必要進一步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他們徹底弄清沒有弄懂的問題,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成績。在這些后進生的群體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數理化等學科的成績良好,外語成績卻成為了他們的“絆腳石”,教師在課堂上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不可能顧及所有的差生,盡管聽了講評課,仍有一些后進生對某些問題搞不清。因此,課外很有必要及時地進一步給予個別輔導,特別留心這些后進生的失分原因,以幫助后進生徹底弄清沒有弄清的問題,以便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千萬不能讓這些學生因為英語成績的落后而影響他們的整體成績。
四、以人為本,聽聽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講評課
學生在英語講評課上最想了解到的是各分數段的人數和試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確定自己在班中的位次和答題中的主要失誤所在。但不希望公布自己的具體分數和在班上的排名。可見,英語講評課上雖然教師不應公布每個同學的分數,但應做好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在講評課開始向學生簡要介紹各分數段的人數和答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必要的“我們在英語講評課上收獲不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師不分輕重,面面俱到,把學生當三歲的小孩看待?!笨梢姡⒄Z講評課絕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到學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問題?應有針對性和側重性地在英語講評課上進行解疑糾錯。
有些老師經常斥責學生“這個問題都講過好幾遍了,為什么又錯了。再笨這個問題也應該會。如果我再講十幾遍,你還是做不來……”可見,英語講評課應特別重視“想不到”問題的處理,要克服“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局面,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就應當精講,讓學生多自悟和討論,堅決杜絕“就題論題”、“頭痛醫頭”的做法。
對一個較難的問題,學生最希望的形式是教師把問題擺出來,讓他們自己獨立思考或通過同學間的相互討論而獲得解決好。因為這樣做印象會更深刻,不易忘記。因此,英語講評課應以學生為主體,應將學生自行發現問題、自行討論分析、自行糾錯、自行歸納總結、自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貫穿講評課的始終,教師要多一點“啟發式”教育,少一點“告訴”教育。
總之,一節好的試卷講評課,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合理設置講評內容,講評時注重啟迪思維,歸納方法,疏通知識障礙,能夠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試題中所出現的錯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具有糾正的能力;能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片面到全面,使學生走出題海,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