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琳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綠色、生態的農作物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只有充分地改良、創新、并應用先進的技術,才能促進農作物的高質高產,進而為人們提供充足的糧食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對農作物的育種與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對我國的農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作物;育種;栽培;技術
農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自古以來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技的不斷推廣與廣泛應用,為農作物的育種和栽培提供了更科學的技術支持,使農作物大幅度增產,使農民獲得可觀的收入,在推動農業經濟穩步提升的同時,又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繁榮。
一、農作物育種技術
1.雜交育種。雜交育種在農作物育種環節中是一種很普遍的育種方法,就是對農作物種子進行基因重組。這種育種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把農作物的優勢發揮出來,進而實現農作物高質高產。在實際的農業生產活動中,要結合農作物的育種情況,對增殖雜交育種、回交育種、復合育種的育種方法進行選擇,進而來提高農作物的成活幾率,保證農作的高質增產。
(1)增殖雜交育種。增殖雜交是只進行一次雜交的育種方式。增殖雜交育種中,品質優良的第一代雜交品種才有資格作為培育品種的基礎。一旦第一代雜交品種無法綜合地去延續雙親優良的性狀,也就不能對下一代的親本進行培育,這一方式就不能使用,相反則可以進行運用。
(2)回交育種。回交育種是指主要在某一作物的親本和雜種之間進行,將雜種和作物的親本頻繁地進行雜交。這種育種方法,可以彌補某一品種的不足,將親本的優良的性能引進雜種里,進而改良雜種,提高農作物的生長機會。
(3)復合雜交育種。復合雜交育種涵蓋了多個農作物的品種,一般在3種以上。在單交無法使農作物得到改良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農作物品種進行雜交,把他們優良性狀重新組合,有利于得到優質的農作物品種。
2.誘變育種。在農作物育種環節的工作中,誘變育種這種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有微波、熱力、離子束、射線等的物理誘變方法,以及在農作物上涂抹誘變劑、浸漬農作物等的化學誘變方法。這種誘變育種,主要是利用農作物種子發生一種基因突變的育種方法,是對一定的物理或者化學的誘變劑的使用,使農作物種子的分子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隨之使農作物種子的形狀發生變化。因此,選擇合適的育種方法,有利于農作物育種、選種的效率的提高,對于農作物的生長、產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二、農作物栽培技術
1.反季節栽培技術。當前農業生產中,反季節栽培技術是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手段。在本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季節,借助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對要生產的農作物進行栽培。這種反季節栽培技術的運用,使得農業的發展不再受季節的限制,全年均可創造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為農作物的高質高量地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通過栽培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應用,避免了市場上季節性蔬菜的短缺,讓全民隨時可以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福利。
2.無土栽培技術。無土栽培技術包括水培、氣培,是在不使用土壤的情況下,利用各種物料營養成分的效用,為農作物的高質提供充分的養分,進而促進農作物的快速生長。
(1)水培。水培是充分運用了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集生物、化學、物理工程手段于一體的栽培農作物的手段。育種工作人員運用這種栽培技術,需要直接在營養液中進行育種,使營養液浸入到作物的根莖,并流動著。它減少了對土地的使用次數,大大地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緩解了土地的壓力。同時,不必對農作物進行額外的灌溉。另外,營養液的配置是比較嚴格的,無需擔心農作物生長的效果。這種技術的應用,減少了調配營養液的時間,節約了時間成本。
(2)氣培。泡沫制的塑料板是氣培的常用工具。通過對泡沫塑料板鉆孔,把農作物栽植在孔中,農作物的根莖懸掛在塑料板的下方,根部所處的空間呈陰暗狀態。每2~3分鐘向栽培的農作物噴灑幾秒極細、所含肥料溶解度較高的營養液霧滴。這種農作物栽培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農作物栽培技術的水平,也可以把有限的空間得以合理的利用,保護了土地資源。
3.溫室栽培技術。溫室栽培技術作為農作物栽培技術中十分重要的技術手段,它的栽培方法比較通用。溫室栽培技術是在農作物栽培的環節中,在溫室內安裝加溫、降溫、加光、遮陰、通風、灌溉等設備,通過對溫室采取保暖、加濕、透光等相應的技術措施,來調控溫室內部的環境條件,保護農作物不受嚴寒的侵害,為農作物創造一個最佳的溫室環境。這種溫室栽培技術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穩步成長,進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4.免耕栽培技術。免耕栽培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以施肥來保證土壤肥力的農業栽培方式,主要把腐化的農作物秸稈加以利用,作為土壤肥力的基礎。這種技術使用范圍比較廣,大面積耕種的農場,或是種植面積較小的山區都同樣適用。免耕栽培技術在實際的推廣中,一定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合理科學地應用,同時引導農戶采取免耕與輪耕結合的方式。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不僅對土壤肥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而且也降低了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生產投入的成本,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升,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結語
為了更好地推動經濟的穩步上升,我國在發展農業時,一定要高度重視農作物的育種和栽培技術,并開展相應的技術研究工作。通過對農作物育種與栽培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農作物育種與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最終實現農作物高質高產增收的目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使我國的農業在國際社會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婁洪濤.農作物育種與栽培技術相關問題淺析[J].種子科技,2016,34(06):24.
[2]余豐秋.農作物育種與栽培技術淺談[J].南方農業,2015,9(3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