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蘋華
摘 要: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于塑造,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易于糾正,幼兒期是一生發展的關鍵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受用,應加強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影響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那么如何幫助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了就至關重要了。人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在幼兒期,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于塑造,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易于糾正。所以對于我們老師來說,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至關重要。首先,我們要明白不同的時期對于幼兒所要達到的行為要求是不同的,3~6歲的孩子主要的培養目標是鞏固和擴展0 ~3歲時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其次,我們要知道人的行為習慣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需要時間的積累。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培養。作為老師要從自身的人格魅力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而作為父母更是應該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給幼兒起到示范作用。
一、對幼兒的要求要合理而且要明確,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老師必須做到心中有目標、培養有計劃、實施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向幼兒提出每一點要求之前,先要考慮周全,注意提出的要求必須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而且要合理,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形式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同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容易表現出來,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給予糾正。比如,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該明確地告訴孩子們:每天來園前要把小臉小手洗干凈,穿上干凈的衣服。不論在哪兒都不要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培養他們的生活習慣,具體要求孩子們不挑食不剩飯;學會自己穿脫衣服;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文明禮貌方面,要求孩子對長輩會稱呼“您”;能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不打岔,能有禮貌地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個人活動不影響別人;當別人碰撞了自己時會說“沒關系”、“不要緊”。當自己碰到了別人時會說“對不起”等;不說粗魯話,不說謊話;做錯了事能大膽承認,認真改正。在校要求幼兒能較自覺地遵守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常規,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家的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場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亂跑、亂喊。學習方面,具體要求是:上課安靜地坐好,認真聽老師講話,不隨便說話,不玩弄小東西。能集中注意力專注地從事某一項學習活動;有正確的讀、寫、坐和握筆的姿勢,讀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定距離,并且不側彎和趴在桌上;會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閱圖書,能愛護圖書和文具,不撕壞、涂抹圖書和拆弄文具,會整理和保管這些用品。
二、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采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著點頭表示他做的對。對于孩子來說,我們要運用各種方法來鼓勵他。還可以訓練他在大眾面前講話的習慣。提問時還可以有意識這樣說:“老師準備請一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回答這個問題?”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為了要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三、樹立榜樣,促成主動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對孩子一生中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父母可以在生活中為孩子灌輸最直接的社會意識,并且利用良好的文明禮儀來規范自己,利用文明禮儀來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使孩子的心靈在受到熏陶的同時,表現出最好的文明行為。父母可以為幼兒成長提供重要的成長環境,所以在生活中必須提高大力提倡和文明宣傳的力度,要積極表揚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幼兒的行為也是從模仿開始的,家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一日常規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用欣賞的目光發現和樹立榜樣,用激發和鼓勵的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孩子盡快地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堅持經常和家長溝通,使家長理解學校的教育觀念,懂得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意義,以便家校形成統一規范,做好家園共育。總之必須明白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四、環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影響
環境的教育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幼兒學習的途徑應是具體直觀的良好的環境可以刺激孩子的行為習慣。游戲是進行幼兒教育的形式,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游戲過程中,幼兒最容易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游戲,幼兒能將學到的東西親身加以體驗,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也要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等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兒明白不好的習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會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對個性的發展和優良品質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
總之,幼兒時期是培養文明禮儀的關鍵時期,幼兒必須習慣在文明禮儀中生活,并使其成為幼兒生活的一種習慣,最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幼兒在培養文明意識的同時必須注重社會環境對其的影響,如果形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將很難在他們身上抹掉。而且這種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是奠基工程,我們要常抓不懈所以進行文明意識的培養,這還需要社會和家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