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沁林
作者:周沁林,湖南信息學院。
在本次研究中,就高校鋼琴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對策進行分析,以下為具體內容。
如今普通高校音樂教學創新度不夠,在改革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另外在鋼琴教育上的授課理念比較落后、講課的模式缺乏創新性、目的性不夠明確,導致教學模式死板單調,無法根據同學們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從而影響課堂氛圍,降低學生們的積極性。
高校音樂教學多以老師為主導,一些教師過于重視自身的地位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未來就業,再加上,學生如果長期被老師忽視,就會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無法進一步培養相關就業品質,最終影響相關課程改革進度。
首先,一些音樂教學人員通常是學校缺乏相關方面人才,找別的學科或者別的工作的教師進行替代,所以就導致從事音樂教學事業的人員相關素質較低,而且數量較少,教學質量也不高,嚴重影響音樂教學的發展。其次,音樂教學人員的管理工作落實不下來,導致人員工作態度不認真,人員松散,沒有職業精神。有些學校的鋼琴教師技術不過關,教學方式也存在問題,因此導致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下降。
在一些學校內部,由于受資金的影響或者學校關注重點問題,對音樂教育方面投資不多,導致音樂教學缺乏相應的基礎設備,教師無法利用專業的教學技術和用具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直接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任何工作的實施,都需要先進意識的引領才能得以順利開展。要想實現高校鋼琴教育方法改革,就必須提高廣大教師的思想意識,推動教師群體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對待落后錯誤的傳統教學模式要摒棄和排除,對待優秀的教學模式要進行吸收,強化改革意識,保證人力、物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高校鋼琴教育是一門藝術課,主要的作用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藝術情操,增強學生鋼琴演奏的能力,因此需要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此來強化自身的鑒賞能力。在普通高校中,學校不僅要將提高學生所掌握知識為目的,還要提高學生的藝術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因此學生的綜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高校鋼琴課程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采用課堂教學法,還要擴寬教學范圍,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寬的知識獲取途徑。
教師可以通過利用電腦技術,進行音樂制作,在先進科學技術的影響下,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銳度,利用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將電腦音樂應用技術理論課程、音樂基礎理論教程、聲樂和器樂的教學聯合起來,極大的促進了音樂教育的傳播和發展,使如今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得以改變。教師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將教師和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要想實現音樂教學的優化和完善,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要解決目前音樂教室的教育設施和音樂教學設備極度短缺的問題,這些基礎設施和設備是進行音樂教育的基本物質保障,因此,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利用合理的資金數量對相關設施進行采購,推動音樂教學的順利發展。
現如今,我國教育已走向改革創新的道路上,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必須要加強對高校鋼琴教學課程講授創新,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使學生們實現全方位發展。現如今音樂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缺陷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結合具體實際,就能夠實現高校鋼琴教學的優化和改善,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田小書.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鋼琴教育思路與方法的創新——評《當代美國高等鋼琴教育的理念與實踐》[J].高教探索,2017(5):后插3.
[2]李萌,柳子伯.探析鋼琴教育在中國的形成與發展[J].蘭臺世界,2015(1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