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峰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遼寧鐵嶺 112008
七十年前,中國共產黨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早日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愿望,發布了“五一口號”,口號的提出是我黨統一戰線的一大壯舉。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時值“五一口號”提出七十周年之際,緬懷歷史,追思先烈,感受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亦可從中探索出對現實的啟示。
“五一口號”是一個調動團結中國社會各階層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的動員書,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他們發表宣言、通電和談話,并接受邀請奔赴解放區,與中國共產黨共商建國大計。這是我黨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標志著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翻開了新的篇章。
口號提出前夕, 中國政治生態十分惡劣,國民黨反動派施行專制統治,“五一口號”正是針對中國當時這一政治狀況提出的。因此,以爭取民主為核心的這一口號一經提出,便迅速得到了民主黨派的積極響應,并形成了一股民主政治趨勢。可以說,“五一口號”是討伐專制獨裁統治的宣戰書,推翻了國民黨發動派的專治獨裁思想。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為了反對主要敵人,在工農聯盟的基礎上,同一切可能團結的階級、階層、黨派結成的聯盟。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統一戰線思想,并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思想,成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大法寶。在蔣介石企圖專制統治和分裂民族之際,中國共產黨“五一口號”的提出,同黨內外一切愛國人士結成統一了戰線,為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后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七十年前,在民族危難之時,我黨適時提出“五一口號”,讓全國上下歡欣鼓舞、雀躍沸騰,燃起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全國人民上下一心,以各種方式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支援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對抗國民黨反動專治,“人民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重要動力”,在我黨的堅強領導下,其他民主黨派和愛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萬眾一心,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建立了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是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法寶。”在習近平新時代思想的引領下,“五一口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示。
政治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優良傳統和區別于其他政權的一大優勢。二零零五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第一次從戰略的高度強調了政治協商的重要地位:政治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我黨之所以取得最后的完全勝利,離不開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新中國成立近七十年來,我黨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也離不開各族各界人民的智慧和參政議政熱情。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里,我黨應持續優化政治環境,最大限度的調動各族各界的力量與熱情,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正式提出于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艱苦奮斗,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創了正確道路。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同時,“五一口號”也給我們帶來了啟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各族人民緊密的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才能永遠走在勝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