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德國外長首次訪問中國太晚了!”據德新社12日報道,在一個經濟代表團的陪同下,德國外長馬斯周一和周二對中國進行首次正式訪問,主題包括貿易爭端、中德關系等問題。令德國輿論驚訝的是,據馬斯說,雙方也就敏感議題——德國一些人關心的所謂中國新疆“人權問題”進行了坦率交流,“會談中未出現劍拔弩張場面”。
馬斯此次訪問的背景是,11月8日,德國聯邦議院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討論并指責所謂中國新疆的“人權問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并就此向聯邦議院及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在馬斯訪華前,德國媒體熱炒這一話題,各方勢力施壓馬斯“當面向中國表示關切”。而馬斯本人也表示,無意在訪華中回避敏感問題。許多德國媒體因此猜測,馬斯的話可能會“激怒中國”。不過12日,馬斯在與中方官員會談后表示,“會談中未出現劍拔弩張場面”。
不過德國專家指出,馬斯此行的“重中之重”仍是經濟,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對中德經濟合作的影響。《明鏡周刊》稱,周日臨行前,馬斯發表聲明突出了德中關系的重要性。他說,很多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不只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與中國保持強大且經得起考驗的對話渠道對德國具有戰略意義。
德國《時代周報》12日引述德國綠黨外交專家特里廷的話說,“馬斯的中國之行來得太晚了。這表明,德國外長沒認清時代的信息。中國早已成為一個強大的影響多邊體系許多領域的大國。”據德媒早前報道,馬斯今年3月上任后首次訪問亞洲,選擇了日本。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12日分別會見了馬斯。馬斯表示,中國在全球性問題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德中加強合作具有戰略意義。德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愿同中方一道,致力于維護多邊主義。1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與馬斯舉行第四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
環球時報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