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盧斯新聞論壇報》11月11日文章,原題:對華貿易戰使美國的亞洲雜貨店首當其沖
在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家亞洲雜貨店,助理經理鄭東(音)正在通道內走來走去,他要完成一項緊迫任務:為大約50種商品貼上更高的價格標簽,以反映它們在美中貿易戰中被加征的最新關稅。
在這家位于華盛頓郊區的商店,他要調價的商品包括脆蠶豆和李錦記鮑魚汁等,前者漲價至2.69美元,后者漲價至8.39美元。鄭表示,這家連鎖店從中國進口許多商品,而貿易戰或將導致該店90%的商品漲價。“一切都在遭受沖擊,沖擊太強烈了。”鄭說道。在附近的羅克維爾市的長城超市,顧客也能感受到貿易戰的影響,近來五香粉、料酒和醋等烹飪用品已漲價四五十美分。“貿易戰正在影響許多地方,尤其是華人雜貨店。”該店總經理拉比·周說道。
對以亞裔消費者為主要顧客的零售商來說,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使其尤其容易遭受特朗普對中國輸美產品不斷加征關稅的不利影響。隨著海鮮、蘑菇和蔬菜等日常商品也在被加征關稅之列,零售商已別無選擇,只能通過漲價保障其原本就不足3%的微薄利潤。
“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中國商品超市‘更脆弱。”紐約戰略資源集團總經理弗利津格說道,“中國歷來向華裔和亞裔零售商出口很多產品,這對他們意味著進口商品被加價。”“每當這場貿易戰升級,美國消費者都將面臨風險,美國人將愈發捉襟見肘。”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會長馬修·謝伊說道。
對于貿易戰和漲價,長城超市附近居民譚潔麗(音)表示,只能聽天由命。“我不得不吃飯,不得不忍受。”譚說道。▲
(作者沙拉·福斯特,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