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暄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的獨立形態的課程,注重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通過學生對實際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小學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開設了這門課程,學生的年齡跨度大,知識的積累、生活的接觸面、動手的能力等方面差異較大。
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而言,如何讓自己所指導開展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喜愛、心動,是一個需要關注的永恒話題。只有了解兒童的需要,體驗兒童的生活,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實踐去體驗,用兒童的視角去分析,努力構建學生喜歡的綜合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實、成長、快樂。
針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筆者最近聆聽了幾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公開課,發現有些老師在研究主題的選擇上過大過深。
在主題研究活動中,比較成人化、社會化乃至學術化,學生對于這樣的研究主題活動不容易產生興趣,活動效果也不大。經過課后的交流研討活動和教學思維碰撞,發現這樣的情況存在的教師比較多。于是,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關注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兒童化問題。那么,在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怎樣體現“兒童化”呢?我認為可以在主題活動研究中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童趣
兒童化,需要全方位從兒童的自身特點出發,比較有效地將主題活動的內容兒童化,全方位了解孩子。在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應充滿“童趣”,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設計和組織兒童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
如,我在執教《快樂運動DIY》時,充分考慮到“童趣”這一點,讓學生進行了“我的創意運動設計”。學生興趣比較濃厚,經過自我創作、小組內集體研究,精心規劃設計出一系列學生比較喜歡的富有樂趣的運動項目。比如將使用過的飲料倒入細細的沙子作為運動器材,巧妙設計出“啞鈴體操”。不僅非常生態環保,而且還比較好玩,樂趣比較多。與此同時,學生自主創意設計了超市宣傳廣告卷紙卷成紙質棒,在運動場上用紙質棒子進行大膽的藝術創造想象,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圖案。或者用紙質棒子組合成小格子用來進行“跳格子”的游戲活動,不但不會傷害到運動場,而且五彩紙質棒子也可以不斷地使用,既環保又經濟。
二、情趣
采取多種方式,情理結合,充分激發兒童情感的需求與心靈的震顫。如“我學法 我知法 我快樂”這一主題活動,我設計了“模擬法庭”活動環節。孩子們自己扮演了法庭內的各種角色,審判長、原被告、律師等,適當運用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知識,體驗了一次模擬法庭審判的活動。學生模擬庭審了一些有關青少年的典型案件,不僅自己在活動中深受啟發,其他同學也深受教育。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還進行了一場“小記者會”,邀請到學校法制副校長來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回答小記者們提出的問題。在主題實踐活動中全方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學生親身參與、有效實踐,取得了比較好的活動效果。
三、風趣
少年兒童在充滿童趣、幽默詼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實踐研究。古話講得好“親其師而信其道”,正是這個道理。學生有他們自己喜歡的語言,所以現在一些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的文學作品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教學“民間故事”主題活動的時候,有一個活動小組交流到《八仙過海》故事。與此同時,設計了一個情景活動劇,請學生按角色扮演八仙,演繹有趣的民間故事。“八仙”的表演惟妙惟肖,博得了其他同學的喝彩。如此一來,其他各個小組都積極效仿,搜集了材料進行“自我導演”,學生在比較輕松愉悅的環境氣氛中努力參與到研究活動中來,匯報活動中比較精彩。
四、野趣
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多進行戶外、野外的活動,讓兒童經風雨見世面,領略大自然的美。當前,我們大都數學校要考慮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許多老師不太敢帶領孩子去戶外、郊外進行活動,但是我們在可能范圍內可以將“情景”帶到課堂中,帶進學校。比如“走進花卉市場”這一活動主題,我與學生一起有興致地找來花盆、水壺等工具,在校園空地里和孩子們一起制作盆景。有的同學將家里的花卉帶到了教室,把教室裝扮得格外美麗。在學做中,將研究性學習與勞動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收獲滿滿。
此外,我還建議學生在節假日不管是走親訪友,還是外出旅游,隨身帶好數碼相機和日記本,將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不僅可以為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帶來寶貴的素材,而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擺脫枯燥乏味、不符實際或憑空想象、不著邊際式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力求開展充滿兒童化的主題活動。
五、志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應當立足于少年兒童的發展未來,努力從現實教育實踐中得到啟示,有利于逐步培養孩子的遠見卓識。比如,在執教“我們家鄉的產業”這一主題活動時,如果簡單設計讓孩子介紹家鄉有什么產業活動,就顯得比較枯燥無味,孩子也不太感興趣。因此,我們指導孩子有興趣地設計“我心中的產業園”,孩子自己做“老板”,做“設計人員”,充分體驗“創業”其中的樂趣。
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策劃了一系列生動活潑的模擬實踐活動,如舉行小小招聘會——現場模擬招聘,大家來創業——產品設計和規劃,商品促銷——曬曬我們的“產品”等活動環節。經過一些生動活潑有趣的主題活動,能夠較好地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比較好地培養孩子遠大的理想抱負。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全方位體現“兒童化”,不但要注意到以上五個方面,更需要我們綜合實踐活動課指導老師要有童趣之心。我們老師要善于去研究兒童、體察兒童,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實踐去體驗,用兒童的視角去分析,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兒童化無處不在。“兒童化”不是一個美麗的口號,應當讓其深入我們實踐活動中去,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努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
注:本文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立項課題南京市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年度第十二期課題2017NJJK12—L16《基于兒童視角的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實踐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