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
摘 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性的學科,也是德育滲透的主要路徑與方法,更是素質教育實現的主要渠道與方式。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比較豐富,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功能,有助于學生審美情趣及其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教師必須要積極探索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途徑及方法,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及其人文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教學
當前新課改的主要教育目標就是推動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德育工作在小學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就顯得十分重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有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以此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如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已經成為小學教育工的主要課題,也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與途徑就是課堂教學,也是學生獲取知識與素質養成的主要場所,而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主要就是對偉大品格的頌揚,以及對壯麗山河的品味,因此,將德育與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先分析教材當中的內容,便于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同時,學生依據語言文字的表達對其文章的思想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對文章中心思想理解透徹的情況下,再一次進行語言文字的表達與應用的學習,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文章中詞句所表達的含義,再德育滲透其中,有助于智育和德育的有機結合。其次,把課本中的內容樹立為榜樣,讓學生學習榜樣,這是當下學生德育最基本的途徑與手段。榜樣可以給小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典范,是從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認知水平的角度所進行的德育,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文章中的優秀人物及其所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實現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目的。此外,教師還應該學會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把教材當中枯燥的語言文字轉化成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人物的魅力及其高尚的品質,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形成真切及深刻的感受,這有助于學生自身道德品質的提升。
二、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識字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都是教師在黑板上將生字一筆一畫地寫下來,邊寫邊講,學生在下邊就跟著教師一遍遍地讀、寫,這樣識字教學就顯得枯燥乏味。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漢字的筆畫、結構以及外形特點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的漢字進行仔細觀察,并積極地對漢字與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世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與思考,將識字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學生對生字的筆畫、發音及其結構的掌握完全可以在對字形的分析與理解中進行,還能理解其中的主要含義,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即做人一定要謙恭有禮、團結合作、有團隊意識等。如,學習“奇”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把上下兩部分寫成不對稱的樣子,上邊的“大”寫得稍大一點,下邊的“可”就寫得稍微小點,這樣不對稱的兩個字放在一起就顯得比較奇怪,之后教師再在旁邊寫一個較為規范的“奇”字,讓學生進行比較并選出寫得比較好看的一個字,讓學生通過比較,明白“奇”字怎么寫比較規范,教師在從旁進行適當的指導:一些漢字是由幾個漢字組合而成,只有把這幾個漢字組合好,這個漢字在整體上才會顯得規范、完美,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學會相互謙讓與團結合作。這樣,不僅改革了識字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也將德育滲透其中,幫助教師將教書和育人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三、把德育滲透在寫作教學中
在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德育的最主要途徑就是作文教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真實的情感抒發出來,表達出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歌頌真善美的偉大品格。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對人格與文章之間的主要關系有所了解,“文如其人”是我國古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的話,魯迅先生也曾經說過:“高尚的品格是寫作的必備條件之一?!币虼?,教師應該讓學生真正明白,一篇高質量的文章不僅要有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寫作技巧,最主要的就是人格品質。其次,教師給學生的作文命題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讓學生有話可說,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觀察自然并走進自然,學生會有感而發,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獲得了有效提升,更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其責任感。另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與民生百態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其人格。引導學生在作文創作中講真話,既能抒發其真情實感,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德育在作文教學中的滲透。
素質教育貫徹落實的主要內容及其核心就是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與高尚情操的培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自身修養。
參考文獻:
[1]董曉雯.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16):85.
[2]韓立秋.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6(2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