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崇泮
目前,信息技術發展趨勢較好,而就其具體的處理技術而言,多媒體無疑是最為先進的一款工具。它在教學中的應用,代表教育技術方向、趨勢和未來,作為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多媒體技術。它不僅能夠給予學生充分地發揮空間,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追求新的知識,同時它也逐漸演化為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創新模式,并由此來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水平,激發出學生潛在的創新性和創造性,進而為現代化的教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下為筆者自身對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一些具體感受,并詳細闡釋其對提高教學水平的積極影響。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教與學自古以來就是相輔相成,中國古代的圣賢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學生對于學習是否擁有足夠強烈的興趣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具體的教學工作成果。因為只有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到學習的快樂,而這一點也是每一位老師期望看到的結果,也是對其教學能力的肯定。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環節,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老師得以及時有效地傳遞信息的一種手段和方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其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習情境,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如:在“三角形”一課中,我就研究設計了一個電腦動面程序腳本,先出現幾何圖形組成的頭部為三角形的小人蹦蹦跳跳的游戲圖。小人晃動到屏幕中間,觀察這個小人是由哪些幾何圖形拼成的?(三角形、線段……)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然后小人開始笑起來并說:“對啦,我是三角形哦。你想知道我更多的知識嗎?”同學們見此情景,立刻興奮起來,都說“想!”由此,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渴望也會增加,也更愿意去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所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學習知識而言尤為重要,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生動、形象地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又是具體的;是靜止的,但又是動態的。針對其以上特性,信息技術就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其憑借著自身在聲、像、動畫等方面的特殊優勢很容易地就能夠將重點突出,如此一來實際的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1.生動具體地解釋抽象化的知識:數學知識往往過于抽象,所以有時候學生很難完全理解一個定義或者公式,但是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將這些看似枯燥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地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解這些重難點知識。
以“從不同方向看物體”這一次課堂教學內容為例,我首先借助于三維圖形軟件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不同方向的物體形態,然后學生們就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感受到視覺效果的魔力。當說到正方體的截面時,同樣能夠借助蘋果、蘿卜、橡皮泥這些工具并對其進行切割,然后從不同角度看其形狀。然而,前兩者最多只能夠進行一次切割,而且橡皮泥材質較軟,在操作過程中容易產生變形。但是如果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話,這些問題也都不予考慮了。
2.將死板的知識動態化:一般而言,書本上的數學知識大都以一大段文字或者數字符號的形式出現,很少會有圖形,更不用說圖片了。而多媒體技術就能夠賦予這些靜態化的知識充分的活力,將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同一屏幕上,或者文本或者圖像甚至還有動畫,如此學生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映象,拓展其思維深度與廣度。
在教授“長方形的面積”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我會先讓一個長方形和一個表示1平方單位的小方格同時出現在屏幕上,然后在此基礎上依次按照長方形的長、寬順序進行擺放,然后再進行一個動態的演示,這樣學生也能夠較為形象地感受到長方形的長、寬特點,進而進一步加深了其對這一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甚至有的學生還能夠大致地推測出計算其具體面積的公式。
3.把演示方式優質化: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節的知識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首先找到一個類似于圓柱體的事物,然后用線對其進行繞圈,繞完之后再測量線的長度,然后用測量出的線長除以其直徑,進而才能夠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樣的教學過程又費時,又費力。現在我們有了計算機,便有了一個全新的教法:畫一把尺子,一個圓在尺子上滾動,起點有個“0”在不斷地閃爍,滾到終點時,讓學生說大約是多少,把這個數記下來;用同樣的方法,換一個大點的或小一點的圓在尺子上滾動,從而得到另一個數據……最后,用前面介紹的方法求出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關系。我發現,教學效率有顯著的提高!
三、更廣泛地拓展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培養創新精神
如今,素質教育日益普及,老師的教學只是起一個輔助作用,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提高其求異思維的方法。多媒體技術也能夠為其創造性思維提供一個更加豐富、生動的平臺,進而形成一個活躍的“思維場”。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先給平行四邊形配上一幅美麗的風景面:藍天、白云、綠樹、青草……然后利用計算機畫把剪子沿垂直于兩條平行線的任意一條直線剪下去,再用只小手把剪下來的一小塊挪到另外一面,并準確拼好——“咦?怎么又變成了一幅完整的圖面了呢?而且還變成了一個長方形!”
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驚訝……
在教學“把一個長方體切成兩塊,再把它拼成一個長方體,一共有多少種切法?”時,我利用了三維立體圖形進行演示。鑒于這種圖形能夠呈現多種不同形狀,加上能夠隨意調節切割位置和角度,而且還能夠突出設置切割面以便學生進行的觀察,然后想出一定的方法。
四、知識聯系實際,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數學教學要聯系實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連接形象的實際,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利用多媒體設計了一些形象的動畫表演:小熊開來一輛方輪的汽車,由于輪子的形狀為方形,所以它從車上摔下來了;而小鴨開來一輛橢圓形輪子的汽車,可是坐著也不舒服。這時候教師提出了問題:為什么呢?然后,動畫演示用尺子測量并附聲音解釋:原來,輪子的中心到地面的距離不同,所以開起來不平穩。那么用怎么樣的輪子開起來才平穩呢?這時,學生像看電影一樣把剛才看到的動畫變化過程聯系起來,展開想象,知道只有圓形的車輪開起來才平穩。進而能夠理解“同一圓內,圓心到圓周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是相同的。”學生在歡笑中,得到了釋疑,使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既聯系了實際,又增長了學生的見識。
總而言之,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一種極具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能夠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艷萍.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新課程實施整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2]姚勇偉.多媒體課件促進小學生應用題問題表征的應用效果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3]羅靜婷.多媒體教學對小學生數學成績、數學自我效能感及數學興趣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