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煒 邢秀蘭
摘 要 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掉以輕心。同時,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工作也是一項極端復雜的工作,需要從多個層面加以推進和提升,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通過對最近五年的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搜集、整理和分析,是今后研究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關鍵詞 主流意識形態 引領 文獻綜述
習近平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復雜局面……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1]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更是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2]筆者通過最近五年的相關文獻分析整理,得出如下結論。
1 對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相關問題的研究
1.1 意識形態工作原則
在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原則是且只能是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點成為了眾多學者的共識。如楊河認為,黨管意識形態工作的原則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的政治選擇。[3]而意識形態的具體工作原則學者們都有自己的獨特理解。黃傳新等認為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基本原則有四個方面:指導思想一元與文化多元的協調,理想的先進性與現實需求的廣泛性的銜接,對其他思想文化的包容,核心內容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統一。[4]
1.2 意識形態安全
楊永志認為影響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兩個方面。[5]楊河認為,當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矛盾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一元主導地位與現實思想觀念多樣存在,所以,意識形態安全始終需要密切關注。[6]卜建華認為,維護國家意識形態能夠維護社會制度的穩定,能夠為全社會提供價值向導,增強社會凝聚力,是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7]朱繼東認為當前影響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主要是:西方的意識形態滲透、意識形態工作中的大話空話套話盛行、崇拜西方、文化體制的市場化改革。[8]
1.3 主流意識形態建構
楊河認為,既要反對那種認為意識形態是務虛的“淡化”意識形態的認知,又要防止將意識形態作用夸大的“泛化”意識形態的傾向。[9]王永貴認為,現階段我國意識形態建構的首要目標是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根本要求是把握體系、凝聚力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體現是推動和諧、促進進步,努力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10]余一凡認為,意識形態建設應注意四個方面:首先就是要從中國還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總體實際出發,同時也要意識到進入新世紀,我國發展出現了新的階段性特征,尤其是關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其次還要注意在歷史中把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基本內涵,堅持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指導,并積極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明成果。[11]
2 對網絡意識形態相關內容展開廣泛研究
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故而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這主要涉及到網絡場域中意識形態的特殊性、現狀、安全態勢、應對方式方法、教育引導等方面。
2.1 網絡場域意識形態的特殊性
王愛玲認為,網絡媒介下的意識形態呈現如下特質:虛擬遮蔽性、復雜多元化、多渠道滲透性、交互回應性以及對抗不安全性五個維度。[12]夏一璞則出版專著《互聯網的意識形態屬性》予以系統研究,認為堅持互聯網時代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領導權,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現實的呼喚。[13]
2.2 網絡場域意識形態的現狀和安全態勢
楊永志認為,網絡的發展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不僅加大了國家對大眾思想的引導難度,削弱了社會管理者對輿論的控制力度,同時還消解了人們對外來錯誤思潮的抵御強度。[14]楊嶸均則認為網絡虛擬社群的興起從多個層面侵蝕了主流意識形態:符號系統、政治社會化能力、權威性、話語權。[15]趙麗濤則強調了西方話語擠壓、碎片化解構、資本邏輯宰制、宣傳話語滯后等對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建構的消極影響。[16]劉永志認為西方通過網絡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主要體現如下特點:重視程度提高、戰略戰術升級、重點關注青年和網絡虛擬社群、網絡策反凸顯、借助網絡宗教。[17]
2.3 網絡場域意識形態引領實踐
王永貴認為,網絡場域主流意識形態引領要遵循主動出擊、包容引導、滲透融合、疏堵相伴、軟硬兼施的基本原則。[18]夏一璞則強調應主動參與網絡話語權的競爭,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要敢于通俗化,要加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解釋力,發揮集群優勢,充分行使“把關”功能以優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安全風險控制。[19]揚嶸均強調了積極發揮網絡意見領袖和加強媒介素養以及個人自律教育對提升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意義。[20]趙麗濤認為,加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既要強化陣地建設又要注重議題設置;既要善于法治思維又要靈活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創新宣傳方式。[21]劉永志則強調要提升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依法治網、重大理論的網絡大眾化宣傳、重視互聯網思維等方面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效果。[22]
3 十八大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尤其是習近平相關思想研究
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工作和宣傳思想工作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興衰成敗,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核心,對其極為重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論斷、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學者也對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李和亮將習近平意識形態思想歸納為四個方面: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的定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向度;在理論武裝上強調重學經典以返本開新;全力以赴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而這樣的理論創新體現了鮮明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根基和強烈的實踐指向特點。[23]趙劍英則將十八大以來的意識形態工作創新總結為:倡導學習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以重塑理想、信念和宗旨;注重汲取優秀傳統文化源泉,提升國際話語權;適應網絡時代的特點,創新意識形態工作。[24]李珍認為,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思想創新的重要方面和突出特征就是強調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25]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33-34.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3] 楊河.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318.
[4] 黃傳新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2:203-224.
[5] 楊永志.互聯網條件下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1-2.
[6] 楊河.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1.
[7] 卜建華.當前社會思潮的傳播與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31-37.
[8] 朱繼東.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與意識形態安全[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2).
[9] 楊河.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8.
[10] 王永貴等.意識形態領域新變化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85-189.
[11]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確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9-195.
[12] 王愛玲.中國網絡媒介的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0-74.
[13] 夏一璞.互聯網的意識形態屬性[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5:4.
[14] 楊永志.互聯網條件下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15-17.
[15] 揚嶸均.論網絡虛擬空間的意識形態安全治理策略[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1).
[16] 趙麗濤.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網絡話語權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10).
[17] 劉永志.西方意識形態網絡滲透新態勢及我國對策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2).
[18] 王永貴等.意識形態領域新變化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55.
[19] 夏一璞.互聯網的意識形態屬性[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5:167-175.
[20] 揚嶸均.論網絡虛擬空間的意識形態安全治理策略[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1).
[21] 趙麗濤.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網絡話語權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10).
[22] 劉永志.西方意識形態網絡滲透新態勢及我國對策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2).
[23] 李和亮.十八大以來共產黨對意識形態認識的創新與深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7).
[24] 趙劍英.論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理論創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7).
[25] 李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