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嫻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舞蹈藝術是有靈魂的,它要求舞蹈編排的和諧統一,舞蹈結構豐富多彩,所以相對舞蹈的演員和教師,舞蹈編導更強調于思維創新,并將這種創新思維滲透到編舞、導演、編劇等各個階段中去。舞蹈編導思維的創新使舞蹈作品的編排更加富有創意,形成作品的個性,也使舞蹈作品的呈現更為生動。
舞蹈編導在動作編排、表現形式、結構立意等方面都需要創新思維,從動作的細節、軌跡和形態都需要融入創新思維,使舞蹈藝術的視角切入和表達更具有個性,思維創新也正是舞蹈編導創作不斷進步發展的必備要求。
舞蹈編導本身需要形象、邏輯和靈感三種思維方式,而思維創新能夠使得這三種思維具有深度和廣度,在舞蹈創作中將編創技巧與靈活的思維方法結合起來,是舞蹈藝術作品具備較高的思想境界。舞蹈編導要編創中要努力拓寬思維,才能學習到新東西,在生活和藝術實踐中才能積累更多知識使舞蹈作品更有其思想教育意義。舞蹈編導的思維創新,不僅僅是貼近生活和實際,有獨創精神,還要在生活動態中不斷思考,開拓思維,以不同的視角去感悟生活,甚至超越現實,才能創作出感染力強,富有思想的佳作。
從當今藝術發展可以看出,任何藝術作品的誕生都需與當今的時代精神相結合,一些不被人們所接受的作品,也多是因為沒有時代感而失去了其作品的價值。因此舞蹈藝術作品最終也是要服務于社會的需求,失去時代感的舞蹈作品沒有較強的生命力,其作品價值也就很低了。雖然我們不斷地強調舞蹈作品的創新和獨特性,但許多舞蹈編導仍過度受制于傳統的舞蹈思維,對舞蹈的編排和創作沒有吸收更多的藝術因子,也不夠了解舞蹈藝術發展的動向,在思維上受到極大的限制,為改變這種現狀,舞蹈編導們在思維創新上要重視時代精神,在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要與時俱進,其創作的舞蹈作品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可。
以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為例,中國的舞蹈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民族舞蹈之所以能夠流傳發展的如此廣泛,正是因為它們能在不斷發展的時代中,滿足人們對舞蹈藝術的審美需。從事民族民間舞蹈的藝人們,通過長期在民間舞蹈藝術領域的發展中積累經驗,使其舞蹈的動作、節奏等能夠與時代同步,在編排上隨人們審美的變化而變化,做到了與時代精神的結合。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家們對于當前舞蹈藝術發展方向的充分理解,使其在作品創作上敢于打破傳統,不斷創新,在精神面貌上的創新突破使舞蹈藝術有了新時代的特點。由此說明舞蹈編導要與時代接軌,隨大眾審美能力的提升,舞蹈創作的內容也要不斷擴充,舞蹈編導的思維創新與社會時代的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舞蹈是以肢體動作來表達人的情感意識的,在生活中能帶給人們輕松愉悅的氛圍,有時能夠成為人們的感情支柱和心靈寄托。傳統舞蹈作品的創作已經不能適應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因此舞蹈編導們要不斷地創新思維,將時代發展中新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舞蹈創作中去,才能創作出更高質量的作品,舞蹈作品才能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在舞蹈作品創作中,舞蹈編導不僅要用心去編排舞蹈的動作和隊形來表達在自己作品的個性與特點,而且還要融入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所以說舞蹈編導不只是要在動作形式上創新,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創新。
現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生活豐富多彩,大眾個性也更加鮮明,這些因素導致人們對藝術的作品的創作更加苛刻,對舞蹈藝術作品要求更高。隨著人們欣賞水平不斷提高需要,舞蹈編導需要不斷進行思維開拓與創新來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創新思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是人類社會能夠不斷進步的原因。因此,舞蹈編導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產生的創新思維成為看舞蹈藝術發展的動力,當今社會舞蹈不能再繼續采用傳統的固定模式了,需要舞蹈編導在思維上創新,才能使舞蹈藝術在當今時代仍富有生機活力。
實現舞蹈編導的思維創新并不是十分容易的,實際上舞蹈編導思維創新仍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和不穩定的社會現象。舞蹈編導應該在對舞蹈作品進行思維創新和發展時,還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要做好舞蹈文化的傳承工作,在繼承傳統和結合現代文化的基礎上,完成舞蹈思維的創新和進步。在人們精神需求不斷變化的同時,舞蹈編導更要具有舞蹈人專業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氣質,用思維創新的舞蹈作品帶給人們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