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瑤婷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少數民族舞蹈文化主要是在特殊的地域生長環境、文化特征、社會背景中不斷演變而形成的。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少數民族舞蹈文化形態的演變、發展。一旦社會流行的舞蹈形態與傳統原生態舞蹈形態產生沖突,傳統原生態舞蹈就會受到影響。目前,相關人員主要是站在社會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角度全面研究少數民族舞蹈的發展,并了解少數民族舞蹈發展的動因,為少數民族舞蹈全方位發展、傳承繁榮奠定良好的基礎。
原生態舞蹈主要是指人民群眾儀式活動以及節日慶典所跳的舞,原生態舞蹈可以體現出人民群眾對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重視原生態舞蹈的文化價值,藝術家開始融合、創新原生態舞蹈,并在藝術舞臺上將其展現出來,使全方位傳播民族民間舞蹈的愿望得以實現。通過不斷傳播、創新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加快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發展速度。
少數民族舞蹈多元化發展主要以面向世界、立足本土為主,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礎,并在民族文化的范圍內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全面創新,使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及傳播。另外,在發展少數民族舞蹈的文化期間,不僅要重視立足于本土,還需要重視面向世界發展,使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得到全面傳播和弘揚,使更多人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我國文化遺產中民族民間舞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加大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及傳播力度,加快多元化發展世界文化的發展速度。
長期以來,因為人們不夠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并在實際的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模式。大部分人認為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僅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不能真正體現某些深刻的主題,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娛樂性較強,但娛樂性與深刻意義表達的主題并不矛盾。例如,在《老伴》這一民間舞蹈中,主要包括思想性、娛樂性等特點,使觀者在觀賞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舞蹈的細節經得起推敲。因此,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要想加快發展的速度,需要將現實化的基本特征全面呈現。
為了促進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需要全面改變以往傳統創作的思維,通過利用現代編舞觀念的方式,改變以往的傳統方式,使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全面創新風格、構圖、結構等得到實現。另外,在維持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原生態理念的前提下,融入現代化的審美觀念以及編舞元素,使以往整齊劃一的舞蹈觀念有所改變,有效實現民族舞蹈的創新,以期使民族民間舞蹈作品散發出巨大的時代魅力,為全面發展少數民族舞蹈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支經典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可以全面體現少數民族原生態民間舞蹈的基本特征。在綜合現代舞蹈與民間舞蹈經典期間需要對不同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給予尊重,并將各種民族特色的服飾以及器材融入其中,使民族地區日常生活的場景能通過舞蹈體現出來。少數民族舞蹈創作的本意是為了達到文化傳承、娛樂的效果,還能有效地體現對神靈、先民的尊重,因此,經典的民間舞蹈作品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其風俗習慣開始慢慢地融入到舞蹈中,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向現代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例如,《鈴鐺舞》這一民間舞蹈在彝族是頗具代表性的作品,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逐漸改變傳統單一喪禮舞的發展方式,具有風格樸實、內容積極向上等基本特征,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與彝族人聰明智慧具有一定的關系。鈴鐺舞在實際的表演中,通過融合現代創作的方式將多元共生的基本特征全面呈現。
歷史的不斷進步對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全面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少數民族文化在少數民族民間舞蹈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重視研究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對全面傳播少數民族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各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加大研究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力度,并多層次、全方位地解讀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從而加快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速度。
注釋:
①李念霖.“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敦煌舞教學展演交流會暨2016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會綜述[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2):118-120.
②李峰.重慶少數民族舞蹈在高校專業舞蹈教育中的傳承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19+44.
③平原.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推動地方民間舞蹈發展的思考——以吉林藝術學院舞蹈教學為例[J].藝術教育 ,2017(12):83-84.
④王鵑.基于動作捕捉技術的少數民族舞蹈數字化開發[J].貴州民族研究 ,2017(1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