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青島工學院
抽象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變化發展,藝術能夠充分表現作者深層次的思想,然而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只是在小部分團體中有所發展,人們無法欣賞高雅的抽象藝術,抽象藝術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阻礙,然而,經過設計師的不斷努力,抽象藝術開始與產品設計相結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就要從抽象藝術的內涵、抽象藝術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來展開分析。
所謂抽象藝術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大眾不是很能欣賞出來的高雅藝術表現形式,與人物畫、肖像畫、景觀畫不同,抽象畫不是具體的物體,而是作者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融入畫中,通過幾何、線條等表現形式來作畫,是作者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想象,抽象藝術的發展使得人們更加注重內在美,引導人們不斷發現發展自我,促進自我反省、自我成長,抽象藝術的發展在時代上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受到時代傳統價值觀的強烈沖擊,在時代的洪流中始終堅挺著自己的核心理念,這也是抽象藝術長盛不衰的原因。
抽象藝術在表現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差別,一種是狂放不羈的表現形式,畫面熱情奔放,充滿炙熱的情感,表達作者希望自由、渴望解脫的現實情感,在當今社會逐漸受到推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感無法宣泄,有需求就有市場,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更加受到人們的推崇。另一種是冷靜、理智、客觀的表現形式,主要是以線條、涂鴉等為主,這樣也是藝術家表現自己內心世界的方法,表現藝術家渴望拋棄傳統、迎接挑戰的想法。
抽象藝術看似離我們生活遙不可及,其實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到處可見抽象藝術的影子,抽象藝術與現代工業品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合,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都是依據一定的時代背景,不可能單獨存在,時代的發展催生了抽象藝術與產品的融合,我們要抓住這種機會,實現產品的融合與創新,最終實現產品和藝術的雙向發展,實現雙贏。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雕塑的身影,雕塑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歷史,展現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雕塑可以看出城市的興衰,也可以看出城市所傳達的價值觀,任何雕塑都需要藝術的支撐,從造型的設計、研發、運用到城市的位置都是設計師所要考慮的,抽象的雕塑不在于形像,主要是通過幾何圖形的拼湊表達更高的精神境界,體現城市發展的內在底蘊,社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抽象雕塑的發展也跟上了腳步。在作品《母與子》中,孩子與母親就不是一種寫實的表現主義,主要是通過線條的勾勒來表現母親與孩子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值得我們現代深思,隨著兒子逐漸長大,與母親在思想方面漸行漸遠,卻始終有著密切的聯系,抽象藝術就能夠將這種復雜的情感交織,體現人們內心復雜的世界。
隨著廣告產業的興起,抽象藝術在廣告宣傳上起了很大作用,利用抽象的線條勾勒傳遞產品的獨特價值觀,給觀者造成一定的視覺沖擊,給觀者帶來思考,傳遞產品的價值觀,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比如2008年奧運會的運動項目就利用中國傳統的線條勾勒,運用形象的設計傳達運動理念,受到人們的推崇,表現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與感染力,在設計中融入抽象的手法來增強文化價值觀的傳遞,增強標準內在的含義,更能表現作者的情感與價值。
現如今的工藝品都運用到抽象設計的理念,設計師先確定好物體的基本輪廓。然后融入自己對產品的理解,抽象化產品設計,讓建筑更加具有神秘色彩,在不變中求變,傳遞自己對于產品文化價值的理解,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感染著使用產品的人,產品的銷量可能會因此上升,甚至成為引領時代的潮流,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傳遞藝術的獨特價值觀。
抽象藝術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新經濟的出現是中國發展環境的變化,比如微信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發短信模式,騰訊的出現以及創新改變了原有的商業發展模式,對傳統產業是一種沖擊與超越,這在目前的中國是一種好的發展趨勢,新的產業模式覆蓋舊的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趨勢,而抽象藝術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必然會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斷創新,抽象藝術的不斷發展是順應社會發展的結果,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傳統審美觀,讀懂抽象藝術融入產品設計之后的價值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