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麒麟中心小學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是相符合的,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和實踐能力入手,開展全面性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建立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诤诵乃仞B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的語文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除了對學生基本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外,還要要求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和實踐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與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相符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主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把教學重心放到生詞以及課文內容上面,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非常被動,無法真正體會學習語文的情感。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是有情感的,教師為學生創設了更豐富的語言環境,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旨在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诤诵乃仞B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是全面性的,除了注重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外,還會注重對學生思想認識,感受和評判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投入情感,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促進他們審美能力的提升。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豐富和創新語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廣告入手,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有這樣一則廣告“阿里山的瓜子,一嗑便開心”,利用這則廣告教師可以對“雙關”修辭手法進行很好的描述;一嗑瓜子,瓜子仁就蹦出來叫“開心”,嗑阿里山的瓜子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常接觸的修辭手法就是比喻,擬人,排比等,而雙關是很少應用的,通過這則廣告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的能力,同時也充分體現出基于核心素養導向語文教學的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的依賴性,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是核心素養導向語文教學的重點,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情感教學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師得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小學語文《難忘的一天》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鄧小平的生平介紹,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也為學生情感的融入提供了基礎,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更加用心,豐富他們的情感。其次教師要懂得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根據學生的動態隨時轉變教學模式,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多樣化,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語文教學不應該局限于教材內容,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要懂得拓展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多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的讀物,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這對學生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豐富的活動,比如誦讀經典,講故事等,通過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小學生人文素養,同時也讓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開放的課堂模式,在為學生營造輕松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诤诵乃仞B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對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開放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身臨其境感受語文教學中蘊含的情感。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辯論式的課堂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個話題進行辯論,這樣的設計是開放性的,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在辯論過程中才會有更多的參考,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語文思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因此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基于核心素養導向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重要的難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勇于嘗試,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老師提供更多的教學參考,從學生基礎語文學習能力入手,幫助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