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利 卞傳軍/.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濟寧一中英語教研組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混合教學中的互聯網技術漸漸的被移動技術所取代。據調查,我國的網民人數以及達到了7億,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0%,而其中有近90%都是移動平臺的用戶,可見,移動平臺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必備品,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運用移動技術平臺。
混合教學的概念仍然是學者熱烈討論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混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運用相應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相結合。
某些學者則認為混合式教學是由先進的互聯網科學技術及網絡信息化的教育傳播與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和其教學任務的有機組合,實現教學中的最佳效果及目標。但是不難看出,這兩種說法存在一個共同點,混合教學已經是傳統教學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所以,我認為,混合教學其實就是將所有的教學資源整合優化,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課堂上和課堂后的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的發揮,最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移動平臺本質上就是一個信息庫,并且這些信息的獲得是簡單并且低成本的。老師和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從而拓展自己的英語知識。與此同時,移動平臺上的資源往往形式多樣。學生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聲音等獲取英語資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都是有時間和地點限制,而移動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首先,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一般體積很小,方便學生攜帶,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學習,這樣零碎的時間就被利用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由于智能手機上有社交軟件,老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交流,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不僅僅只是服務于學習者當前的英語學習需要,甚至可能為學習者終身的英語學習需求提供幫助。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很多的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這就讓利用移動平臺進行混合教學成為了可能。因此,我們應當運用移動平臺現有的技術進行混合教學。首先,微信、QQ成為了天然的教學交流平臺。一方面,教師可將相應的英語課程資料發放到微信和QQ上,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預習。另一方面,這個平臺里可以實現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雙向交流,有助于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困惑,提高老師教學的針對性。其次,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成為了英語教學的拓展平臺。在公眾號和微博中有英語學習內容,包括:英語學習經驗、英語閱讀材料、英語視頻資料等等,這些都將成為英語教學中的拓展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第三,英語單詞學習APP,現在手機上有許多的英語單詞學習的APP,這些APP可以讓學生運用零碎的時間進行英語單詞的學習,并且學習通常都是音形意相結合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百度云盤等APP,加大了網絡的資源的儲存空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資源進行備份、分享,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管理自己收集的網絡資源。除了利用已有的移動平臺之外,學校也可以開發新的平臺,以適應大學英語混合教學的需求。
移動技術平臺的運用對于傳統教學體系有了很大的沖擊,因此,應當構建與移動技術相適應的教學體系。這個教學體系包括幾個方面:第一,資源管理體系。由于移動技術平臺的信息豐富多元,因此,更應該建立資源管理體系。對于誤導學生的信息應當予以刪除,對于有效的信息應當加大宣傳的力度。與此同時,可以根據難易程度將資源分為基礎、提升、拓展三部分,以適應不同的學生需求。第二,教學評價體系。移動平臺的發展為教學評價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進行互相評價,也可以評價老師,這種平臺可以自動的分析這些數據,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的客觀的評價。
隨著移動平臺的發展,其與教育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這為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但是,我們移動平臺發展到現在十分的魚龍混雜,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不斷的加強管理,甄別學習資源;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移動平臺混合教學體系,實現教學最優化。移動平臺促進大學英語混合教學的發展仍舊有漫長的路要走,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完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