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云/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合作學習模式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分組教學。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幫互助,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給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別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學生通過傾聽他人的總結,起到相互學習,相互進步的效果。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讓課堂的互動效果更加的明顯,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的輕松、愉悅。通過相互幫助的學習模式,讓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可以不斷地學習,讓自己不斷地進步。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提升,還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通過相互合作,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英語的魅力。老師設計與知識相關的英語環境,讓學生們一起商量解決方案,通過這個過程,不僅讓學生學習了英語知識,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加強學生與人團結合作的精神。
(1)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不注重和小組成員的搭配合作,自己隨意分組。有些老師在組員分配時只是單純的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配,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個性。所以在小組討論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表現的機會較多。這樣就造成參與課堂的機會不平等,讓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合作,不利于學生的團結協作和創新。
(2)在英語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均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加入到課堂的互動中來,而不是學習好的學生總在與大家互動。老師應該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其他同學,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加小組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意識。這樣才能起到合作學習的效果。
(3)老師在安排學習內容時要注意合作的效果,不能只追求形式。應當安排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把只適合學生獨自學習的內容安排到合作學習中去,這樣不但影響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浪費大家的時間。一些比較難的內容還會讓學生產生困惑,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導,影響學習的效果。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小組成員的劃分。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小組劃分的前提是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每個小組的成員結構要均衡。比如,一個小組中既要有活潑開朗的學生,也要有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既要有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要有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培養學生的團體責任感,讓每個學生都能履行自己應有的職責,調動學生團結合作的積極性。
老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要科學的安排學習內容,明確哪些內容適合開展合作學習。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中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習內容要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重點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以考試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在以人為本的教學中,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帶有任務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能主動熟練地使用語言。這樣才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注重組內成員分工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地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有效地配合。這樣才能保證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往的教學中,老師過多關注自己,以自己為出發點來上課,使得同學們要配合老師的要求和工作,從而脫離了學生自身的追求。小組的合理分工有助于展示學生自身特色,掌握基礎知識,逐步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困難。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主動獲取知識的思維,這種教學模式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提升,還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彩豐.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16(10):64~65.
[2]張偉剛.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05):120~121.
[3]黃家衛.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1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