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這一人生的第一次關卡,課業(yè)繁重,課外時間需要分配給各個學科,因此高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初中階段由于家長和學生都比較重視數(shù)學和英語成績,使語文這一學科的地位比較尷尬,大多數(shù)學生會將課外時間放在數(shù)學、英語甚至其它學科上,往往忽略了語文的學習,所以初中語文教學更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優(yōu)秀的教學任務;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成為越來越多語文老師關注的內容,筆者從自身經歷加之教學理論進行簡單分析。
“學了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老掉牙的話,如今卻還很有市場。前言提到初中階段由于中考的壓力,學生和家長往往忽視了對語文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使語文學科的地位比較尷尬,再加之學科特點,語文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進步,也使得很多語文老師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對學科重要性產生了質疑;要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老師和學生都必須重新認識語文的定位和重要性,實踐證明在中考中往往是語文成績使分數(shù)拉開,可見學好語文是多么的重要。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性很強的活動,我們雖然追求高效、高質的課堂教學,但課堂教學并不是獨立,需要將課前預習和課后總結一并結合起來,才能夠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備課并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它同樣適用于學生;筆者聽過很多高級甚至特級教師的公開課,課堂氛圍非常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落空,個人認為這與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分不開的,比如:初中語文會遇到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詩詞,僅靠課上時間學生可能無法理解老師講解的全部內容,尤其是遇到一些詰屈聱牙的古文時,很有可能一堂課下來,學生還沒能流利的閱讀,更不要談與老師互動了,因此在學習之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帶著疑問聽講,對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不懂的地方,要求老師重點講解,師生之間的互動無縫銜接,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應試能力和素質教育并不矛盾,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既然是全面發(fā)展,筆者認為應試能力也應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試能力包括:審題能力、解題能力和良好的應試心態(tài);這三種能力恰恰是當前我國初中生升學甚至以后工作所必備的能力,也是目前學生的關注點,因此要想達到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陳涉世家》一文時,我們要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空間,讓他們自己感受陳勝吳廣的豪氣和膽氣,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陳勝起義的影視劇,與學生心中的形象進行對比,還要針對重要的考點進行分析,劃出全文的重點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并為學生重點分析考點和難點。
上文提到,課堂教學要與課前預習和課后輔導相結合,才能夠充分利用上課的這段時間,做到高效、高質。課后輔導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消化和理解,仍然以文言文學習為例,古文中的虛詞由于年代、語境的變化可能會產生差異,但總體來說變化不大,例如:“而”、“何”、“乎”、“乃”、“其”等,在文言文課堂學習和閱讀后,要注意理解這些詞在哪些語境起到什么樣的語境,老師要適當?shù)牟贾靡恍┱n后練習作業(yè),根據學生的練習反饋,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對下節(jié)課的學習起到很大的幫助。
初中學習生活是枯燥的,學生面對繁重的課業(yè)和升學壓力無法釋放自己的天性,尤其是在數(shù)學、英語的學習方面,面對的都是固定的知識點或單詞、句式,學生的學習樂趣不能得到保證;由于語文是針對母語進行系統(tǒng)學習的學科,大多數(shù)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見解,因此語文的課堂不應是死氣沉沉的,應該借鑒美式課堂管理方法“open”課堂。在開放式的課堂上老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主導者轉變?yōu)閮A聽者,讓學生盡可能的去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和想象,講出自己對所學課程的理解和觀點共同探討,尤其是在寫作和閱讀理解的教學課程上,要充分尊重學生對原著和作者的理解,以鼓勵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不是孤立的,老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和應試能力,既能照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對初中學生的升學之路提供保障,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初衷,以上為筆者一己之見,請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