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對法進行劃分的重要依據使是其調整的對象,所以法的調整對象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法的調整對象進行研究就是要對各種社會關系進行研究,對各種社會關系分條縷析的探本溯源,并在其基礎上進行法律調整形成法律部門,對于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來說,法的調整對象尤為重要,一個新興法律部門如果要立足就必須要回答這樣的一個問題,該法的調整對象是什么,而且該法律部門內部也存在這樣一個爭論,對法的調整對象進行研究,就是對其調整的社會關系進行研究,只有對該社會關系進行深入的探究,才能把握其本質,對于經濟法來說有無存在的理由,主要要看其調整的對象定位是否合理,就要看經濟法與其他法律部門在調整對象的劃分方面是否具有協調性建構是否科學,因此,對于經濟法來說對其調整對象進行研究至關重要。
近年來,針對經濟法是否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存在很多爭議,其中爭議點最為集中的是經濟法是否具有自身的獨立調整對象,學者們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確立的過程中,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進行了具有創新性的探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觀點以及流派,主要有以下幾種。
1、縱橫統一論
這種學說興起于改革開放初期,縱橫統一論主張國家調節手段,也就是縱向的經濟關系,還調節市場調節社會組織之間以及內部的經濟關系,也就是橫向經濟關系,縱橫統一論關系認為這種橫向的調節關系以及縱向的調節之間的緊密關系的發展會越來越緊密,而且該學說也不僅停留于理論層面,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大量的具有縱橫統一關系的經濟法律關系,這也證明了這種學說的合理性,但是其缺陷在于,在實踐過程中,與民法、行政法、商法等法律部門難免會出現一些沖突以及矛盾,例如,縱橫統一論本來將平等主體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歸由經濟法進行調整,造成了與民法、商法等調整對象的沖突。
2、密切聯系論
這種理論是在80年代之后非常具有影響力,密切聯系論認為經濟法調整經濟管理關系以及協作關系,密切聯系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經濟管理關系指的是在市場經濟管理以及經濟組織內部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與物質利益有關的各種法律關系,第二是協作關系,也就是與國家宏觀調控為基礎的經濟協作關系,在不同的地區以及部門協調計劃對生產的科學合理的布局、價格等進行調控,避免通貨膨脹的發生等等。
價值規律對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具有支配地位,自由競爭的基礎機制便是社會資源的配置,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自由競爭規則下,如果不加以管理調控便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社會資源會被優者所占據,劣者無法問津,社會資源甚至會成為優勝者的戰利品,造成嚴重的社會兩極分化。根據人權保障理論,人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權,這種人權不受市場自由的支配,正如黑格爾所言,人只能作為目的而不能作為手段。人要在社會上體面的生存下去,在僅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有權要求國家予以保障,對此,國家也附有不可推卸的職責。
市場管理關系通過經濟法調整原因在于,在社會資源配置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的是市場,這種基礎性作用發揮程度,取決于市場的發育程度以及市場結構的合理、規范性和有序性,這些要素并非是市場、私力以及行政干預所能實現的,需要法律特別是經濟法的調整,在自由競爭壟斷形成的市場經濟中,為了避免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競爭主體俱敗俱傷、瓜分利潤、限制競爭等社會亂象的出現,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進行調控。
市場競爭遍布市場的各個領域,競爭關系范圍廣泛內容復雜,但概括來講包括平等性的競爭關系以及管理型的競爭關系,前者是平等主體之間形成的社會關系,若平等主體本著誠實信用恪守公序良俗開展競爭活動,那么就具有正當性,有民法調整這種關系,但是遺憾的是這只是一種理想的情況,為了在競爭中勝出不惜通過不正當手段構成不正當競爭,上述平等主體僅是形式意義上的,而非實際意義上的,壟斷形成之后最紅會沒有競爭,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在這種情況下就形成了管理性競爭關系,由經濟法調整在這種關系中一方是市場主體,另一方是國家機關,二者并非競爭關系,而是管理與被管理關系。
作為一個經濟學術語的產品,在法學中也已經廣泛使用,產品質量指的是產品對人們所需各種特性的具備性,人是一種生物性存在需消耗大量產品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產品質量對于人的生存來說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指出的是對產品質量進行調整的法律法規有很多,但是對其人生生命財產產生重大影響,并且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地位不平等,需要全力救助,因此,有必要將這種關系劃歸到經濟法調整,對于生產者和經營者來說,消費者不論是在經濟基礎還是在交易能力方面都處于弱勢群體,通過自保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公權力進行借助,國家進行市場管理的根本目的在與對消費者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情況是市場管理的試金石。
經濟法調整對象具有顯著的獨立性,經濟法對其他的經濟關系以及非經濟關系進行調整,而是調整與協調本國經濟運行中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以及調整對象具有單一以及獨立性,這是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而顯著特征,對于經濟法調整的對象上文已經進行了列舉,可以看出,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在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顯著獨立性,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經濟法調整的對象的內容不存在交叉以及重疊行的。
對于經濟法實施來說,要提高經濟執法效率以及科學性,首先要厘清經濟法調整那些范疇的經濟關系。在現實經濟法實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執法部門錯將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或者商事糾紛當做經濟法調整的關系進行規制,對經濟法的權威造成很大程度地影響。經濟法調整關系是一種縱向的關系,因此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界限加以明確,對經濟法實施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