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筆者通過實地走訪,抽樣了解了4家配合問卷調查的琴行的情況,調查顯示經營時間越久,學員數量越多(四家中平均每家學員人數是130人);培訓規模越龐大,四家中只有一家沒有分行(此琴行沒有門店,沒有宣傳招生)。只有強大的市場需求才能推動發展,可見音樂培訓需求的迫切性。調查中發現問題如下:
四家音樂培訓機構的教師人數平均每家是在10個左右(也有多數琴行不愿透露消息,具體人數無從得知),平均每個老師要負責10名學生。由圖表得知目前琴行開設的課程主要有鋼琴,小提琴,架子鼓,古箏,聲樂,吉他。其中鋼琴占據主要地位。
四家機構中,鋼琴,聲樂,架子鼓是100%一對一教課;其他課程教學方式參差不齊,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影響教學效果,一對一和一對多教學方式的差異是存在的。
調查得知琴行主要開設課程是技能操作類課程,理論類課程幾乎沒有。抽樣的四家琴行都沒有將理論課程的學習放在重要位置,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了理論學習的需求不足,基礎音樂理論的學習是很必要的。
琴行課程開設要注重音樂理論的講解,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音樂課程學習,基本的樂理知識都是非常必要的。極少數的琴行是有開設的,但是開設的形式也只局限于小班授課制,一對多的教學方式不一定能適用每一個學生。管理者一定要開設樂理課程,并且向教師,學生及家長宣傳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當下琴行教師對課程和教材還是非常重視的。每一位老師對教材都有自己不同的體會,拿鋼琴教材為例,市場上多用的為《大湯普森》、《小湯普森》、《拜厄》、《鋼琴基礎》、《車爾尼》、《哈農》等。作為教師,教材選擇要有針對性,不同的學員專業程度,接受程度不等,不同的學員所用教材也就不同。像《車爾尼》《巴赫》等教材有一定的技巧性,是針對接受程度較高的學員學習用的,中級水平的學員就不一定適合。再比如海倫的專門教材《比愛諾快樂鋼琴》普及程度非??欤Y合中外教材的特點和方法,更適合于國際接軌。在教材選用上一定要避免“教材復制”。
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的進步整體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教師在教學環節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如果教學方法運用不當,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造成排斥學習等嚴重后果。其一,要求教師具備細入微的觀察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準確表達。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法方法。其二,教師的課堂一定要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目前大多說機構的課時是60分鐘,很多年級偏小的孩子存在坐不住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可以將課程時間設置為每節半小時,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需要教師個人魅力和方法引導。
師資力量是關乎琴行生存的重大問題,是琴行音樂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對于琴各行各業的管理者來說,用人方面存在兩大難題:如何用人、如何留人。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其一,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素質和人格素質。管理者可通過各種渠道招聘專業教師,瀏覽求職者簡歷,通過面試了解教師專業水準是否合格;其二,規范琴行教師的收入,有了固定收入,解決了生活問題,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為教育付出;其三,全職教師在有穩定底薪的前提下設立晉升制度,能力越出眾,薪資水平越高。兼職教師設立1-3年的用工合同,違約金繳納金額隨合同簽訂時限不同而金額不等。其四,教師晉升是很有必要的,根據每位教師招收學員和流失學員的比例建立獎懲制度,定期回訪學員和家長,通過第三者角度定期對教師做出教學評價。其五,培訓機構有責任為全職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教師有義務為自己的就職單位反饋學習成果。
教師首先要把育人和傳道授的教師精神貫徹在教學中,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有包容心;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學生要能堅持自己的選擇,不氣餒不放棄;琴行的管理者要用好人,會用人,和團隊一起普及音樂教育,惠及大眾。
通過實地走訪筆者了解到琴行音樂培訓的隊伍發展很迅速,在地域性的音樂教育上占據重要地位。琴行的音樂教育彌補了學校音樂教育深度淺、沒有針對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音樂學習途徑;既滿足了學生自身對音樂課程學習的需求,也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總體來說琴行的市場發展處在一個良好的軌道上。
參考文獻
:[1]邱紫娟.對時下藝術培訓市場存在問題的分析[J].音樂時空,2014(13).
[2]符露.我國民辦文化藝術培訓體制問題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地區為例[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
[3]牛靜.社會藝術培訓教育中的師資隊伍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