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璐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41)
從國內鄉村民宿的角度來看,不同地域文化的發掘和塑造水平參差不齊,盡管民宿在同一地區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筆者通過對四川西部地區民居的調查訪問,結合當前民宿設計進行了分析。
原鄉文化一般表現為建筑、服裝、家具、農業設施等農村有形材料和民俗、民間意識等精神要素。回歸本土文化是通過民宿載體傳遞當地本土文化的物質和精神元素,并保護當地的傳統文化。本文中后鄉土文化的建設是以民宿為基礎,以現代文化觀念和形式的植入為平臺,構建新型的鄉土文化。
精品民宿,它們在建筑形式,設計風格,鄉村飲食,民風民俗等方面都很好地展現和傳承了當地文化。物質文化是酒店在鄉村旅游中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表達的文化。具體表現為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手工藝文化,傳統服飾,民間藝術等。民宿的建筑形式可以更好地反映當地文化,同時,民居所在村的農耕文化也體現在農具等物質因素上。民居文化的回歸應該是收集或翻新農村傳統的舊家具和生產用具,挖掘舊文物的故事和文化意義,拯救幾乎被淘汰的珍貴農耕文化符號。民宿建筑設計來自當地鄉村,是鄉村的本土物質文化,保留了時間和空間感,對保護農村歷史建筑和維護農村居住地具有特殊意義。重新喚醒農村居民對當地建筑和文物為代表的當地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并繼承非物質文化,實現國家精神的回歸,從而挽救農村日漸衰落的形象和日益下降的農村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結構、風格、樣式和材料上,要適應現代人的需要,還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態承受力,體現當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內涵價值。
四川的房屋布局靈活,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在建筑結構中,住宅以懸掛山脈和穿斗結構為主;屋頂上有許多小青瓦,屋檐伸出較多;墻體是穿枋與木柱組成的方格套粉白竹編夾壁墻。川西地區的漢族居民更喜歡一個四檐平式天井的庭院,農村住房有三合頭和四合頭。四川西部的大部分屋脊上排列著青色的小瓷磚,壓住瓦片以防風損。屋脊的兩側與翼角重疊,中脊被制成各種形狀,以示祈禱、避邪、鎮宅。這個地區綿竹民居的屋脊更具特色,種類多,裝飾性強。片瓦脊和花筒子脊居多,脊兩端有各種花樣的鰲尖,正中的腰花式樣也很多。民間多以青瓦疊置多樣圖案,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氣息。根據圖案的形狀,屋脊可分為麥穗形,蓮花形狀,銅幣,魚鱗等形狀。大門:這種門多寬一間,或左右各加做磚照壁各一間,大門用雙挑出檐,有時作三挑出檐,檐下花板設計精巧,且樣式較多。年畫:每家每戶都有貼年畫的習慣,歷史悠久、民族風味濃厚。外墻:外墻:建筑外墻的主要功能是防水隔潮,因此在外墻的底部常用石條為地基,并在石條上局部鏤空,更利于通風透氣。
建筑體驗比空間更有著直接的意義。因此,材料對于創建精品民宿環境非常重要。地域建筑材料的選擇因地制宜,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與環境觀。川西民居的建材以木、石灰、青磚、青瓦為主,富有地方特色,使得空間充滿鄉土質樸的味道,具有明顯的川西地域特征。善于使用材料不僅可以為建筑創造不同的表現形式,還可以幫助民宿創造獨特的農村環境。家中的家庭用品也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于元素和材料的運用有以下幾種方式,首先,是對民居元素的復制和仿制。該方法適用于具有歷史價值,需要保護的古建筑的改造和改造。例如,重慶瓷器口古鎮、合江福寶古鎮等地的古鎮的修繕工程就是當地建筑的復制品。其次,對鄉土文化的解構與重構。根據對民俗文化與民居元素的重構與解構,包括提取民居元素的顏色,材料和詳細裝飾,將元素解構與重構設計。最后,從民居元素中尋求設計理念。民居元素可以為設計師帶來許多設計理念,庭院是傳統民居的一種空間組合模式。另外,四川民居注意風水,注意地理環境的選擇,這也是設計要遵循的理念和原則。
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設計中,民宿設計應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條件,通過對區域文化資源的整合,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提取藝術文化元素。筆者在民宿設計中得到的設計手法和經驗,希望能從主題策劃、設計、建造各方面為今后民宿的設計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優化住宿體驗讓設計更好地服務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