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現代漢語詞典》將有“//”標記的詞,記為離合詞。本文以“打”字詞條下的詞語為材料,根據“北大語料庫”中的檢索出的句子為依據,對離合詞問題進行探究。“打”字下的離合詞分為動賓式和動補式兩種,下面就對《現代漢語詞典》中所列出來的“打”字下動賓式的離合詞進行分析:
動賓式離合詞的擴展方式,根據插入成分的性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所有打字詞條下的動賓式離合詞都可以插入“了”,“了”的使用相對靈活。“著”本身具有著一種動作正在進行以及動作的持續意義。“過”用在動詞后面表示曾經發生某動作或存在某狀態,但現在動作已經不再進行或狀態已經不存在。“了、著、過”插進動賓結構的詞語中,并未改變原有詞的整體意義,但卻限制了該詞的使用環境,使之具有了短語的性質。
又幻想起他叫人反綁雙手,押到紅花岡腳下打了靶。(歐陽山《苦斗》)
已經三個星期沒有打靶了,沒有必要在手上涂碘酒。(《法醫宿舍的槍聲》)
如例一例二“打靶”和“打了靶”,在意義上,除了“打了靶”具有完成意義外,兩個詞之間意義沒有區別。另外,句子前面提到“打靶”這件事是回憶中的事,所以“了”的存在,是為了與之前的“幻想”相照應。這時“靶”具有了具體的“靶子”的含義。因此,在插入“了”之后,整個詞具有了短語的性質。
1、插入形容詞
形容詞有修飾和限定賓語的作用。形容詞的插入,一方面限制了賓語的性質,或者起到修飾作用,但同時也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就是帶了形容詞的賓語具有了具體而固定的意思,插入了形容詞的動賓結構,大數情況下還是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來修飾限定,這同時也使這一動賓結構具有了短語性質。
他善用兵,常打巧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例子動賓結構“打仗”兩個語素連在一起使用才有“兩人因不和而動手腳”這樣的意思,“仗”不可以單獨使用,所以“打仗”連在一起使用時為詞,“巧”的插入,對“仗”進行了修飾,說明了“仗”的性質,“打巧仗”同樣可以說成是“這仗打得巧”。這樣,就強化突出了“仗”的獨立意義,但是“仗”的使用范圍還只是限定在與“打”連用的結構當中。同時,在“打巧仗”這個帶有形容詞的動賓結構間,還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打了場巧仗”,更是凸顯了“打仗”在分離使用時所具有的短語性質。
2、插入代詞
代詞共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三種形式。
人稱代詞表示領屬,一般代詞后面都可以加“的”,指示代詞具有指稱限定的作用,而疑問代詞的插入,表達對此行為的不滿或否定,代詞的插入對后面的賓語都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其具有了短語性質。
有的客人明明先打我的車,突然一輛“面的”開過來,客人就又去改坐“面的”,弄得挺尷尬。(《作家文摘》)
例子中“打車”連在一起使用具有了“叫出租車”這樣的含義,所以“打車”兩個語素連在一起使用為詞。同時人稱代詞“我”與“的”的插入,起到了限制“車”歸屬這樣作用,詞語的意義沒有改變,“打”的意義也由單獨使用時的“拍打”意,固定為“找尋”“叫”這樣的意義,“車”的意義同樣被固定,專門特指“出租車”。同時“打”與“我的車”之間同樣形成一個短語詞,之間還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打過我的車”。所以“打車”之間加入表領屬的人稱代詞,其具有短語性質。
數量詞包括數詞、量詞及數量詞三類。
當動賓之間同時帶有“了、著、過”,那么,數量短語要放在動態助詞之后,如例二。所插入的這三種詞都是對賓語部分的數量限定,也就規定了后面賓語意義的具體化,以及前面動詞意義的確定性,因此,這樣的動賓結構便具有了短語的性質。
動詞后的補充性成分的插入,具有對動詞進行補充說明的作用。這些補充成分有表示趨向的、如“打起嗝兒”,還有加形容詞的,用來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有時,補充的部分后面還可以加入助詞“了”等。
還在我的名字上打上‘叉’。(馮驥才《死刑陪綁者》)
例子中的“打上‘叉’”,是在動詞后插入表示“趨向”的成分,對前面的動詞起到補充的作用,同時這個表示趨向的介詞有又使動詞和賓語分離,同樣使后面的“叉”的意義更加具體,此時的“打上叉”的意思相當于“在上面打叉”,整體意義沒有發生改變,但是趨向性詞的插入使得前后兩部分的意義都充分展現,此時的動賓結構具有了短語的性質。
離合詞處于詞和詞組中間狀態。在不同使用環境下,具有詞和短語兩種性狀的語言單位。它是一個包含許多類型的復雜的語群,缺乏單一而共同的語法性質。在很大程度上,他所具有的特征都相對模糊,很難找到完全一致的特征。這就是由于他在“分”“離”不同狀態下,所具有不同特征所決定的。總的來說,離合詞是兼具有詞和短語特征的特殊語言單位,因此,對待離合詞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它所處的語言環境,分別進行討論。
[1]朱坤林.《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離合詞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