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在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而人文素質也是對精神文明建設中最為基礎的環節,只有確保群眾具備較強的人文素養,整個國家或是民族才能在發展中得到更大的進步與發展。而對人文素質提升最快的方式就是進行教育,大學生是當前社會建設中重要的人才基礎,高校語文更是肩負著對學生人文素質進行提升的重要作用。為此,本文就將詳細研究高校語文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進行提升的作用,希望對這項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大幫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素質。
高校開設語文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人文素質進行提升,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對文學作用進行分析和理解,讓學生能在學習環節中針對不同的方面對基本素養進行提升。所以,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也將存在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高校語文教學環節中,適當開展文學作品的閱讀或是鑒賞能對學生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文學作品中往往蘊含著更加豐富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豐富著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當前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大部分呢大學生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環境中,因此自身社會實踐經驗不足,這也使得學生在精神文化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和限制。所以在高校的語文工作中適當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可以借助更加豐富的文學作品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豐富。在此環節中高校語文教師也可以適當借助經典文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從而使學生產生更濃厚的情感共鳴。
高校語文課程的開展可以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到明顯的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對大學生人文素質進行提升。大學語文教材中的作品和初高中語文教材作品存在明顯的區別,大學語文教材更注重對思維方式和學生寫作技巧的關注,意在借助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品對學生的文學思維和意識進行提升,從而發揮其對文學的創造能力。
高校語文教學對于廣大學生提升自身審美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在高校語文教學環節中經常會接觸到較多的文學作品,其中不乏文筆優美、語言豐富的作品,這些作品也將對學生產生十分豐富的情感。所以高校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對學生文學審美價值能力的發掘,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全面激發其審美素養,開展更有效的語文學習。
在開展高校語文教學環節中,開展人文素養教育要加強對于教材人文素質內容的挖掘,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語文教學和人文素養教育的全面結合。高校語文具備十分顯著的人文思想,比如古代的詩詞或是小說,往往具備較強的哲學意義和文化內涵。所以此種背景下,高校語文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教材中涉及的人文理念與思想,進一步挖掘書本中的重要意義。
之前教學工作受到傳統理念和方法的影響比較深遠,所以沒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關注,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也造成了人文素質教育無法取得良好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首先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從而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在此環節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辯論教學法,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言,這也將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和人文素養提升有著十分顯著的幫助。
綜上所述,在當前經濟的飛速發展下,社會對人才的標準也有了顯著提升,這意味著今后高校學生不僅要掌握充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在學習中積極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提升人文素養的作用,才能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最終保證學生在高校語文學科學習中實現文學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1]谷豐.淺析高校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3(35):156~157.
[2]張紹紅,張俊.論大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5,69(35):102~103.
[3]達娃卓瑪.如何在高校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