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寧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 臨汾 041004)
一部精彩的影視作品,由多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組成,包括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美輪美奐的場景設置、背景音樂的巧妙銜接等。然而作為構成影視作品的重要環節“配音”常常被忽視。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影視配音相比場景畫面、情節轉換等給人帶來的沖擊性較??;二是越是好的配音作品越是能高度還原演員的真情實感,與演員的表演融為一體,讓人不會覺得有配音的痕跡,這也是為什么配音演員經常被大家稱為“幕后英雄”了。
2017年底湖南衛視推出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更是讓配音真正大火了一把。這是全國首檔聲音魅力競演秀,嘉賓以影視演員和配音演員為主,用給經典影視劇橋段配音的方式進行競演。這檔節目第一次把一直藏在幕后不為人知的配音故事搬到了舞臺上,三個環節的獨立設置讓觀眾們能夠直接了解配音的原理、直觀感受配音的魅力。
配音作為一門聲音藝術,是對聲音進行加工的創作過程。廣義上的影視配音包括整個影視劇的后期藝術創作中的所有音效的制作。然而本文所說的影視配音是指狹義上的專門為影視劇中的對白、獨白、旁白等進行配音的聲音創作行為。
(一)“純粹”的美。配音創作是在經歷了劇作家的一度創作和導演表演的二度創作基礎上才能夠進行的第三度創作。創作層級越高,意味著創作的束縛因素就越多。因此配音創作也越顯“純粹”。舉例來講,作為一度創作,劇本創作可以算是最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了。劇作家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心態、甚至所見所想所感都放到劇本的創作當中;導演和演員在理解和把握劇本的基礎上創作,依然可以借助鏡頭、燈光、獨特的劇本解讀等進行藝術創作,雖然稍受限制,但還是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尤其是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對經典劇目的改編創作就更具創新空間,這時的表演需要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新道具和布景等等。相比較之下,作為第三度創作的配音來說,就更加純粹了。
從《聲臨其境》中我們不難看出,首先,配音創作的環境簡單樸素,與大量的綜藝節目華麗繁雜的布景不同,一把椅子、一個立麥、一瓶礦泉水再加上配音演員就具備了影視配音的必備條件。其次,配音創作的過程受到多個因素的制約,例如演員的表演狀態、動作、表情;演出環境、氛圍;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等。因此,這種單純用語言近乎不摻雜任何外部影響所進行創作的藝術活動具有獨特的“純粹”美。
(二)“和諧”之美。配音創作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完整的影視配音創作其實就是雜糅了這些諸多的影響因素之后的整體藝術呈現。
1.與表演的“和諧”。在《聲臨其境》當中,被稱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的王洛勇先生在為莎翁經典巨作《哈姆雷特》的片段配音時,將話筒架調至最低,以一腿伸出一腿蜷縮的姿勢坐在地板上,并且跟隨劇情發展邊調整姿勢邊配音;青年演員翟天臨在為《瘋狂的石頭》中黃渤被關井下的片段配音時,故意壓低身子,尋找半窒息的狀態,并且神還原黃渤的青島口音,配音創作惟妙惟肖;演員鄭凱在配制電影《萬萬沒想到》的片段時,其中王大錘有一段一邊含著饅頭一邊說話,鄭凱在配音練習時就用紙巾代替饅頭放在嘴里,以此來適應嘴里喊著饅頭講話的狀態。由此可以看出劇中演員的動作神態以及表演的環境、場景對后期配音創作的影響之大,此處不難看出配音與劇中演員表演的高度“和諧”。
2.與劇情的和諧。為《哈姆雷特》配音的王洛勇先生在配音過程中隨著整個劇情的跌宕起伏,他的語勢也隨時進行變化,在片段開始的幾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時,他的語勢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愈顯深沉凝練,在后續漸漸高起的語勢中,一句“再也沒有什么別的雜念。對!我宣誓!”把整段情節烘托起來,用高亢的語勢配合情節的發展;著名演員徐帆在為《康熙王朝》中的孝莊皇后配音時,氣沉丹田、中氣十足,把孝莊皇后鼓舞士氣時的決心和霸氣演繹得淋漓盡致,在一語一詞中還體現著古裝劇臺詞的特殊韻律感;演員朱亞文在為《白鹿原》中仙草向白嘉軒袒露病情的片段配音時,隨劇情的代入,語氣從剛開始的懷疑到著急再到最后痛苦的撕心裂肺,配合劇情的發展,把觀眾的情緒很好地調動起來。顯然劇情的發展對配音創作也有著相當的制約,此時配音與劇作的“和諧”也得到了體現。
3.與價值取向的“和諧”。在配制國內外的影視劇時,對配音創作的要求會有很大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外文化價值的差異和東西方影視劇創作的風格以及審美趣味的不同決定的,節目中有一個配音選段是《軍師聯盟》,其中曹操的角色是三分之一天下的王,這種天下三分的特殊時代是古代中國的獨一份產物,因此在配音時需要結合這樣的時代背景,把這種王的榮耀和豪邁同時還有王的孤獨與無助表達出來;《甄嬛傳》中的片段,華妃被關入牢中,在生命的最后盡頭得知自己從經受盛寵又落至此地步的原因后悲痛自盡。這樣的悲劇也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是古代中國封建帝制下的產物,是中國特有的后宮現象,因此配音演員也需要結合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才能更傳神的表達人物形象。在這樣的基礎上,配音創作就需要遵循相應的內容風格和價值取向,適應相應的時代背景。
因此,影視配音在這里就體現出了藝術中講求的整體和諧之美。應了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作品里原來零散的因素結成為統一體,美就是事物的整一性”。不管是單一純粹還是整體和諧,他們都是影視配音的特性,相互依存并且緊密相連,共同體現著配音的美。
一部影視作品從經歷劇本的創作到導演的編排、演員的演繹到最后聲音的錄制。只有最后面向觀眾,被觀眾關注和接受,并且認可的影視作品才是成功的創作。同樣,以配音為主題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從環節的設置、嘉賓的選擇、場景的布局上來說,它一反以往綜藝節目華麗的場景設置和繁復的環節,以“經典之聲、魔力之聲、聲音大秀”三個環節的設置簡單明了的鋪墊節目,讓對配音陌生的人群可以通過這個節目,對配音藝術產生全新的認識和了解。第一環節中,節目會選擇經典影視劇的橋段讓嘉賓進行配音,這些耳熟能詳的影視片段會激起觀眾的回憶,使觀眾產生深刻的共鳴。此時,播放的畫面會一分為二,一半是配音演員的幕后場景,一半是影視劇的播放,這樣的設置真實還原了配音創作、再現了配音演員的工作日常,讓觀眾感受融合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另外,在每段精彩的配音片段結束后,節目中會插入專家的專業點評,從專業角度解讀配音,讓觀眾更容易接受節目內容,觀看節目同時還可以了解到專業的配音知識。
隨著節目的走紅,配音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接受了節目所傳遞的配音知識和聲音理念,也提高了評判影視配音的鑒賞能力。
配音藝術跟隨媒體技術的發展不斷有著新的突破。不變的是配音在影視劇中不可缺失的作用,用聲音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營造出的情景和氛圍是任何先進的媒體技術都不能替代的。這是配音藝術獨有的也永遠不會褪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