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張甜甜
(1.鹽城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02;2.鹽城市田家炳實驗小學 江蘇 鹽城 224002)
(一)管樂教育的價值與意義認識不夠。鹽城地處江蘇中部偏北地區,經濟相比蘇南城市相對落后。經濟的落后使得人們思想上對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從家長到學校再到孩子,普遍認為學習藝術沒有出路。有些家長和孩子認為管樂器太貴,花費太大;有的家長認為吹鼓手不雅觀,也有家長認為吹管樂器傷身體,在管樂學習認知淺薄使得管樂學習得不到普及。
(二)專業師資不足。中小學在職教師基本是傳統音樂學專業畢業生,管樂專業老師以及具有樂隊組織能力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音樂老師覺得管樂吹奏太難,從而以“專業人士”的角度,為孩子灌輸了管樂難的思想。使得學習管樂的孩子“望而卻步”。
(三)管樂老師教學理念落后。現有的管樂器管樂器教學理念落后,缺乏系統科學的管樂教學理念,然而管樂教育已經發展為一個有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學科。是結合了生理學,音響學,教育學,心理學,運動學的綜合學科。從呼吸方法的演進到聲學觀念的變化,都需要有專業的知識才能解決。脫離實際,簡單粗放的教學是管樂發展的障礙。
(四)管樂器閑置與財力不夠并存。經走訪調查發現,有的學校配備了基本的管樂器,但樂器管理混亂,入庫后無人進行日常保養,造成嚴重資源浪費。而有管樂隊的學校和個人,卻因為財力不夠,而無力添加樂器設備或購置更高品質的樂器,阻礙學校管樂水平的提高。
(五)缺少適合中小學管樂教育的教材和曲目。國內的管樂教材容易誤入單純的技能訓練,而忽略了管樂學習中興趣的維持,無形中把管樂學習和管樂合奏變成了很難的事。加上國內對知識產權意識的淡薄,也使得國外優秀教材不愿意銷售到國內,而僅靠一些私人渠道獲取些零星的教材,使得國內管樂教材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
1.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學校管樂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和意義。學習和接受先進的素質教育理念。研討有利于素質教育發展的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積極開展各類展演活動。鼓勵各學校創新開展特色班。邀請先進中小學生管樂團進行訪問交流。激發學生對管樂器的學習興趣,創造感受管樂藝術美的機會。
2.提高家長、孩子對學習管樂器的認識。在校老師更應宣傳管樂學習的優點,為學生們分享學習管樂的好處。讓孩子們知道管樂學習并不是想象中很難的事,而參加管樂隊是無比快樂的事。
3.調整中小學音樂課教學內容,貫徹新課標中關于音樂體驗的教學理念,增加管樂欣賞課,簡易管樂器進課堂等活動。使得管樂藝術教育滲透到中小學生的每個角落。
1.培訓在職音樂教師。由教育主管部門發起,定期為在職教師進行管樂教育培訓班、大師班,對在職教師進行管樂訓練,樂隊指揮等知識培訓。解決管樂教育中遇到的問題。鼓舞在職教師組織管樂隊的熱情。
2.藝術專業高校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學校管樂教育的儲備。改變“唯技術論”的辦學理念,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全能型教師的培養,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為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管樂隊的相關課程。
1.教師創編,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知識,依據學生管樂學習的實際情況,創編練習曲。例如同音的節奏型練習,用一個音符,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的練習,避免學習的枯燥又提高了演奏技能。讓學生們在體驗樂隊合奏樂趣的同時獲得表現音樂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對熟悉的歌曲進行改編,簡化,使得學生們保持學習管樂的興趣。
2.建立規范的管樂教育教研室,爭取樂譜購置經費。教育部門在教材征訂方面,盡量滿足教師對管樂教材的需求,購買國外優秀正版教材以及合奏曲目,并成立管樂教研閱覽室,進行資料管理。
1.教育主管部門政策引領。2017年4月福建省教育廳以《我省將建成100個學生樂團》為目標發布樂團建設政策,值得各省市教育主觀部門借鑒。教育部門還應加強管樂教育和招考信息獲取,收集各方面管樂咨詢,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各級學校。協同地方管樂學會舉辦管樂藝術展演,推動管樂普及。
2.借力新媒體的宣傳功能。日本關于管樂學習的影視作品有《吹奏吧,管樂團》五集動畫、《吹響,上低音號》15年14集、《吹響,上低音號》第二季16年版共13集,影片《敬仰吾師》等等。這些影片以學校管樂隊的故事為藍本,對小學生加入管樂團的變化進行宣傳。把管樂教育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3.發揮地方管樂學會的作用。組織開展管樂交流活動,提供學習、展演和競賽的機會。舉辦管樂教學研討會及大師課的形式,有效活躍管樂學習氛圍,提高人們對管樂器的認知,提升人們對管樂藝術的渴望。
4.側重招聘有管樂學習經驗的高校畢業生。從目前鹽城市教育部門教師編制考試中了解到,考試中除對考生音樂理論、鋼琴彈唱和說課、試講技能的考核外,是否可以增加樂器特長展示的考核,向有管樂學習經歷的學生傾斜?以鼓勵在校大學生對管樂知識的學習,為音樂學院管弦系畢業的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5.爭取樂器廠商的贊助與友好共建。近年來我國的樂器制造業發展迅猛,加之網絡電商的興起,人們購物的選擇性大大提高,樂器企業的競爭壓力加大。但,樂器的售后維護是很多消費者所擔心的。學校可以嘗試與區域內的樂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企業為學校提供物美價廉的樂器和服務,學校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實現雙方的共贏。
6.借力社會文化企業單位,開拓新的合作方式。迎合國內管樂教育市場需求,各地開辦了以學校管樂團建設和管理為宗旨的文化企業,這些企業無論從師資,教材、樂譜,管理等方面,都優于在職教師。借力聲譽良好的企業,探索校企間合作新辦法,也不失為一種發展的良策。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里培養他們,我可以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的才能、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們訓練成任何一方面的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或者是商界首領、乞丐或竊賊”。毋庸置疑,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管樂教育的發展也同樣需要社會的認知,家庭的支持,以及學校領導的關注。
2015年1月,國家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把藝術水平考試正式納入初中升學考試成績。給管樂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截止完稿相繼有5所學校組建了不同類型的管樂隊。雖然在樂器配置,訓練方法,以及常規管理上仍有諸多不足。但我相信,在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家長以及管樂協會和管樂愛好者的關心和努力下,學生管樂教育將在鹽城這塊熱土上茁壯成長,期待更多教育者和管樂專家為鹽城管樂藝術教育的發展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