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慶 任福娟 焦 娜/.淮陰師范學院;.街頭鎮中心小學
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發展是高校黨委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環節。新常態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如何發揮好排頭兵作用,黨員如何發揮好模范先鋒作用,已成為黨建工作的第一要務。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堅持以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推進黨員教育培育工作。高質量的黨員教育,是堅定黨員理想信念、增強黨員黨性觀念的客觀需要。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時發表重要講話,突出了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針對高校黨員結構年輕化、思想觀念多樣化的特點,保持時代感增強針對性,保持親和力增強吸引力,是對基層黨組織的考驗。高校黨委要準確把握黨建工作規律,創新黨建工作理念,加大對黨員教育培養,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和質量。在堅持黨員自我教育中,不斷完善基礎黨組織培育黨員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使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特色鮮明,更具時代性。
通過把握學生黨員思想特點及學習發展規律,利用體驗式黨員教育模式,讓學生黨員通過感知、體驗和應用,提升了黨員黨性修養。同時大學生黨員思想教育中,不再是單一的強調組織紀律,更加注重思想覺悟方面的提升。促使了學生黨員不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歷練、自我優化。學生黨員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堅定了他們的理想信念。發揮他們的專業專長,充分調動了學生黨員積極性,提高了實踐能力和黨性修養,增強了黨組織感召力。
通過搭建專業實踐鍛煉平臺,開拓黨員專業實踐教育活動陣地,展開學賽一體的黨員教育,使學生黨員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思想目標和成長目標,激發了學生黨員對黨對民族的熱愛之情,開展實踐活動的動力更足,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開展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大幅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明顯提升。
通過虛實結合的新媒體黨員教育滲透,學院以學生黨支部為依托,鼓勵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突出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事帶頭上,有活帶頭干。教工黨員在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時全程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和疑惑,展示了教師黨員風采,使教師黨員形象更真實,貼近同學們的學習與生活。會涌現出了一批典型的優秀學生黨員,帶著責任學、肩負使命做,積極爭當“服務先鋒”,能夠有效發揮一名大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體驗式黨員教育就是以一個或多個人物、事件為素材,通過展示實物、道具,聲情并茂地體驗、點評人物和事件,潛移默化地將黨員帶入到特定情境中去,啟發和引導黨員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在行動中產生共振。高校黨委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采用體驗式黨員教育,磨合學生黨員之間的契合度,確立黨員個人發展目標,打造組織凝聚力。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的同時進行資源整合利用,發掘地方高校本土紅色文化教育資源。體驗式黨員教育的過程也是知識和能力的統一過程,能夠強化學生黨員對馬列主義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實踐活動中再次吸收及內化,以符合貼近社會、貼近實際、符合學生黨員發展規律,提升黨員教育效果。高校黨委以青年志愿奉獻服務為載體,關注留守兒童、鰥寡孤獨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開展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學生黨員責任意識和道德水平,培育無私奉獻的精神;依托地方紅色資源(周恩來紀念館、沂蒙紅嫂革命紀念館等)建立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定期走進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黨日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將革命先烈事跡同現實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黨員的民族愛國熱情,提升自身使命感,銘記歷史,永葆黨員光榮本色。
針對新時期內學生黨員存在的教育難、方式方法有待創新等問題,學院黨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以專業實踐為主要途徑、以體驗式教育為主要模式的育人體系。開拓黨員專業實踐教育活動陣地,確保學生黨員教育實踐的持續性。在積累專業實踐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研究,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能力。高校黨委以學生黨支部為依托,開展各級各類專業實踐活動,不斷豐富黨支部活動內容,加強對學生黨員的鍛煉。在活動開展的同時,邀請教工黨員骨干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輔導,鼓勵教工黨員將部分科研課題與學生的實踐教育相結合,以教師科研課題為依托, 組建研究團隊, 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是黨建中的基礎性工作。利用以學賽一體的參與式黨員教育,做好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杜絕學生黨員“入黨前后從積極有為到松懈不干”的現象,對充分發揮學生黨員模范先鋒作用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加強學生黨員主體參與的有效機制,高校黨委及時關注學生黨員的主體性需求,緊密聯系學生黨員生活實際,構建起各類學生黨員學賽一體的實踐活動平臺,將黨員主題教育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引導了學生黨員的模范行為。
參與式黨員教育就是人人爭上講臺,將原本屬于聽眾的大多數人推向舞臺,給他們展示、鍛煉、提升的平臺。組織黨員開展主題教育課程,由多名普通黨員及黨支部書記擔任授課者,按照授課主題分別準備內容,經過合理編排,呈現一堂精彩的黨課;而技能競賽又是其主動實踐學習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途徑。高校黨委開展黨建知識競賽,以技能競賽的形式督促、教育黨員,做到了以賽促學和以賽促教。這種方式使大多數黨員實現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轉變,使黨員教育活動少了些高高在上,多了些平易近人,少了些少數權威,多了些大眾參與,不斷擴大了黨員的影響力,在學賽一體的實踐活動中增強了黨性和學習工作能力。
新媒體黨員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的宣傳特點開展黨員教育。通過及時推送黨建要聞、熱點問題、重要言論和榜樣典型,把黨的聲音及時送到師生黨員耳邊,把身邊榜樣及時推到黨員眼前。學院黨委要利用“雙微”公眾服務平臺、新聞主頁等構建起網絡平臺,強化“主陣地”、拓展“大舞臺”和打造“新窗口”,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加大了對黨員的思想引領,實現了全程凝聚、全員覆蓋的新媒體黨員教育格局。
高校黨委要重視學生黨員全體的網絡輿論引領,將新媒體平臺作為開展黨員教育的重要一環。強化校園新媒體輿論“主陣地”:充分把握新生入學和畢業生離校及日常主題宣傳的重要時間節點,依托“雙微”公眾平臺、新聞主頁等開展思想引領,推送原創黨建、時政教育等信息,引導教職工黨員和學生黨員提升身份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拓展黨員交流互動“大舞臺”:發揮高校新媒體全校覆蓋廣的優勢,大力宣傳學生黨支部活動,開辟黨建網絡評論文章及支部活動主題教育專欄。選樹黨員先進典型,宣傳報道優秀共產黨員事跡報道等,營造見賢思齊的學習氛圍,維護好黨員宣傳教育和管理陣地,打造好宣傳黨建工作、黨務公開的主渠道。
地方高校要利用好人才及地理優勢,開放紅色革命資源,大力推行紅色文化形式創新、內容創新,展現文化魅力,將黨員主題教育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引導了黨員的模范行為,提高黨員黨性修養的同時,突出紅色革命傳統,彰顯地方高校辦學育人特色文化。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育人工作來展開的,而實踐育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這就要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在實踐中育人,全心全意服務于學生成長和教職工發展的實際需要,將廣大師生員工對黨建工作的期盼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