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工程大學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教學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高校思政課教育也不例外。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應緊跟時代發展,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一方面,要積極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改革創新,另一方面,則應時刻貫穿落實黨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據社會形勢發展需求,將網絡輿論引導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的重點內容,將智慧德育充分滲透到思政課教學中,以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思政課是高等教育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大學生的思想三觀、思辨力、創新意識等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給高校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也帶來了新的變化。通過對高校現階段思政課工作的深入了解,結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分析高校思政課轉型發展的新路徑,構建一種全新的“智慧德育”教學模式,從而達到顯著提高思政課教學成效的目的。
本文中所提到的“智慧德育”內涵主要包含三個層面:一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實際上就是時代智慧的具體表現之一;二是,高校德育工作內容包含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覺悟兩方面的教育;三是,互聯網思維和高校思政兩者之間通過辯證性的分析和相互結合,便形成了“智慧德育”。從客觀層面而言,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激發學生們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因此,對于高校而言,有必要對“智慧德育”展開全面深入的合理分析,根據當下社會形勢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科學、可操作的教學建議,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思維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轉型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外在的網絡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然而,就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校園網速都普遍存在著過慢的問題,無法滿足學生們正常的上網學習需求。此外,由于學生上網人數過多,校園網絡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很難保證穩定運行,經常會出現斷網、網絡波動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盡管國內絕大多數的高校均已建立屬于自己的思想政治網絡教育平臺,但從目前這些平臺的內容建設來看,主要是以信息的發布通知為主,缺乏實質性的教育內容。此外,這些網站的維護管理工作大多以網絡技術專員負責,并沒有思政課教師的參與,這就使得整個網絡平臺的管理顯得雜亂無章,缺乏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信息內容,網絡思政課教育也逐漸流于表面形式。
從部門高校思政課教育工作者的隊伍構成來看,教師的平均年齡水平偏高,盡管他們有著極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計算機操作技能并不是很熟練,無法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導致整體的教學效率較為低下,不利于激發當代大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自然更加難以實現高校思政課教育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轉型升級。
高校應適當加大對校園網絡設備的資金投入力度,引入一批承載能力強、信號傳遞快的高新網絡設備,盡可能地實現校園網絡全面覆蓋,提升校園網絡速度,以滿足教師和學生們平時的工作學習需求。同時,高校還應充分利用網絡條件優勢加大對思想政治內容的教育宣傳力度,時刻注重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覺悟水平,充分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教育。
針對校園網絡平臺管理不善的問題,高校有必要成立一支專門的思政教育網絡平臺管理團隊,由思政課教師和網絡技術專員共同負責平臺的維護更新與管理工作,確保平臺的思政課教育內容時刻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網絡輿論引導功能。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應注重提高思政課教師的信息綜合素養,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計算機培訓課程,使其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機軟硬件操作技能,同時還應適當地灌輸多媒體素養、網絡素養等方面的內容教育,從而使其能夠靈活地運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思政課教學活動,為智慧德育模式在高校的推廣普及奠定必要的人力資源基礎。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積極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構建智慧德育新模式,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型發展,從而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學成效,促進當代大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