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夢 郭俊巧/宜春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
研究對象為我校護理專業的全部在校學生,從四個年級中隨機各自抽取四個班級作為實驗組,并從四個年級中隨機各自抽取四個班級作為對照組,總共形成四組實驗對象。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成員構成和數量基本相似,男女比例、年齡差距等基本相同,且通過差異化比較現實并無統計學意義。實驗時間為2017至2018學年的下班學期,主要研究對象為學習困難生。
對照組采取的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并根據教師個人能力從科任教師中選擇班主任管理班級,班主任全程負責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實驗組采取的教學模式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合作育人模式。四組實驗對象的課程安排和教師配置完全一致。
合作育人模式指的是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強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在合作育人模式當中,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為團隊關系、合作關系,并從學習、思想、生活等幾個方面給予學生全面的指導,且指導方式要因人而異,要存在差異性。合作育人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共同組成合作育人團隊,并明確團隊成員的責任和義務。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在于管理班級、開展班級活動、組織教育活動等。科任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定過得定向導育。其次,合作育人團隊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最后,為了保障合作育人模式的效果,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要保持密切的聯系,共同面對負責班級中所發生的各類事情。
為了從多角度探究合作育人模式的實際教育效果,從而使用評價表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學模式做出評價,其內容主要包括教學效果、教學感受、學習難易度等幾個項目,評價表共計十個項目,每一項目的最高分為10分,評價表總分共計100分。此外,為了實現雙向探究合作育人模式的應用效果,還要從五個方向對學生的進步情況做出評價,其主要包括學生個人、科任教師、班主任、院系指導員、學生家長。每方的評價最高分為20分,共計100分。兩種評價表的發放時間要保持一致,且要做到公正客觀,當評價參與人員填寫評價表的時候,任何成員不得對評價做出干擾,并當場將評價表收回。
班級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共同負責評價表資料的整理工作,并將獲得的各項數據使用SPSS16.0的方式來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期末考核成績以及各項評價表的評價信息顯示,實驗組的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的學習困難生,且學習難度明顯下降,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長期以來,高職護理專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傳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職責分工明確,互不干預,從而導致在管理學生方面存在諸多的弊端和缺陷。而在合作育人模式當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之間的溝通情況明顯加強,科任教師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給班主任,再有班主任從心理的角度給予學生指導。這樣一來,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及時發現,避免學生因為學習困難而產生厭學心理。
實踐證明,合作育人模式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適當對課程進行調整,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側面角度來看,教師在幫助學生、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這對于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無疑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從本質來看,合作育人模式就是對學生進行細致化管理,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適當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此外,傳統教學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反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這無疑是具有片面性的,不能客觀、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通過評價方式的轉變,則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管理方式中的不足。
綜合來看,合作育人模式符合現代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推動學生進步,推動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該種教學管理模式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