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在教學過程中講究教學做一體化的技能高效傳授模式,而將AR技術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能夠幫助高職高專的學生更容易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的相關知識,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同學們的綜合能力和課堂上的知識理解水平,將AR技術融入到物流管理專業日常教學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基礎知識面,同時提供相應的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平臺,在保證教學質量水平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AR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既可以代表增強現實也可以被稱之為混合現實,是一種基于VR虛擬現實技術的基礎發展起來的新興科技。AR技術主要通過計算機系統內部所呈現的信息,然后將這一部分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從而加強用戶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增強用戶對計算機系統信息在現實中的認知與感受。
在高職高專的物流管理專業中,有許多的課程需要大量真實體驗來作為學生專業認知的輔助,比如針對叉車這樣的物流機械設備的使用相關注意要點就需要進行真實體驗才能夠完全理解,還有針對物流倉庫的布局設計對后期倉庫使用的效果影響方面的內容也需要進行實地考察,另外針對保稅物流園區這一類安保級別較高的港口物流中心的初步認知等,最好也要讓學員接觸到空間內部的具體結構才能夠具備更進一步的理解[1]。但是這些教學內容對場地、資金以及時間上的調整等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得到徹底的滿足,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運用到AR技術來幫助進行日常教學。
校方可以與軟件公司相互合作,研發出有關大型配送中心、機場和碼頭以及港口等的虛擬仿真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在條件有限的范圍內幫助學生更強烈地感受到真實的物流運作模式和深入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
首先,將AR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中,可以幫助在校師生營造出高度仿真的教學環境氛圍。不僅提升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對物流運作的具體流程具有更為直觀的認識。當學生佩戴好AR設備之后就會感受到近乎真實的物流工作場景,或許他們并不能觸摸到眼前的景象,但是卻能夠真真切切的觀看到其中的各項細節,這與現在的醫學與航空航天教學模式是相類似的,學生借助AR設備來對仿真物流設備進行模擬操作,能夠快速的熟悉設備操作使用的流程,與此同時還可以節省設備操作知識學習的時間成本,并且保證學習過程的安全性。要知道,如果在真實的實訓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設備使用上不熟練的問題,對于人身安全以及設備安全上的管理問題常常也是校方比較擔憂的問題之一[2]。
其次,AR設備能夠實現對學生掌握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訓知識進行實時性跟蹤,通過以AR技術為基礎搭建的智能實訓室自主學習平臺,能夠實現院校將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的管理相互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3]。這不僅是對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補充,還是利用現代新型科技保證學生與知識之間的互動性,綜合提升了每一位學員對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理解。智能實訓室自主學習平臺除了能夠實現更為完善的教學模式,還可以與原有開發系統之間的數據形成共享,讓師生運用智能手機直接完成在實訓室的簽到任務、在線學習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任務,運用學習評價以及相關的社交功能實現人性化服務,保證智能實訓室的使用率和師生教學理解的滿意度。
講到缺點,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采購成本方面的問題,因為AR領域投資和用戶教育的門檻是比較高的,從普及層面來進行分析的話,目前的消費者是否完全了解到了AR技術所能提供的便利并愿意為此買單就是最重要的問題。校方如果想要對AR設備進行引進,其必然要經受資金上的困難,面對現在物流企業存在的一些亂象,校方可以從人才供需角度和相關的物流企業達成合作,再將資金投入到與AR技術軟件公司的設備研發當中,這樣既可以解決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還可以解決物流公司的用人問題,同時一定程度上幫助了AR技術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但是關于達成合作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細節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在現有技術水平面前,AR設備的運行效果并未達到完全理想的狀態,存在一定的幀間延遲,也就是說圖像的反應并未跟上人的活動,當人做出相對應的知識動作時,畫面并沒有得到刷新,給體驗者帶來一種微小的延遲感,因此在人體感官與幀率上存在不同的時候,會給人一種眩暈的感受。這樣的現象對于AR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專業日常教學中是會帶來的一定的不良體驗的,所以在今后的技術改進中AR技術還要繼續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