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態度和精神觀念。它是員工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與員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息息相關。高職教育培養的工匠精神,是經濟轉型的需要,是企業和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職業的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應整合多種教育資源,采用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既順應國際制造業發展的趨勢,又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此外國內經濟的轉型和升級,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職業的發展。
隨著工業形態的變化,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涵不僅局限于技師的手工業,而且在幾乎所有的現代職業崗位上都具有精神指導作用。古今工匠精神的定義是不同的,但基本內涵的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工匠的精神是指工匠對產品精雕細琢的精神理念。它可以詮釋為一種高端職業精神的體現和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品質。
(1)工匠精神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傳承是國際制造強國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弘揚工匠精神是一種現實的需要,它可以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發展和擴大中國的制造業。在當前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的情況下,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只有貫徹工匠精神,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
(2)工匠精神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工匠精神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中國許多企業追求急功近利,忽視產品質量。產品質量差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缺乏工匠精神。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和信念,不斷完善和完善產品。經過高標準、嚴格的要求,產品最終可以贏得廣大用戶的認可,并取得巨大的效益。在這個時代,工匠精神無疑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工匠精神的傳播與實踐對企業具有重大的實用價值。它是常青產業的法寶,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高職學生更受企業青睞。在實現自身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
(4)工匠精神是學生就業和個人發展的現實需要。在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越來越重要。高職學生作為準職業者,應具備較強的職業精神、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社會和社會的重要條件。
學校應引導學生重新審視“工匠”的角色和地位,同時加強工匠的建設,普及工匠精神以及技術技能知識,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應以工匠精神為載體,建立有機、有效的精神培養過程,建立師生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成長的機制,以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為契機。并促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和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改革。工匠精神不僅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它是高職院校改革的巨大推動力。
通過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精英作為學校兼職教師,由兼職教師掌握的國內外其他企業的知識、技術和技能要素也將滲透到課堂,傳授給學生。將此舉與學校教師教學相結合,使學生不僅受到名師的影響,而且受到本校教師教學的影響。讓學生思想與學識有一個跳躍式的改進。
工匠的精神體現在教學和教育的具體標準上,在實際教學中嚴格要求教師和學生,使學生能以微妙的方式感受到工匠的精神,逐步增強學生的工匠精神意識。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上,增強學生愛崗敬業的理念,完善自己的學習工作。
要把思想政治理論教材中的工匠精神,特別是中國古代工匠的優秀傳統詮釋,加之對工匠精神的歷史解讀,使學生能夠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和內涵。理解工匠精神的價值和意義,為進一步認識工匠的精神,為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打下基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擔負起培養工匠精神的新任務。
校園文化活動以其豐富的形式,通過精妙的教育方式,可以進一步弘揚和弘揚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