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中心小學
隨著經濟和國民素養的不斷增強,黨和國家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想方設法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弊端,努力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全方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殷切希望他們長大以后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開展多彩社團和少年宮活動,發展“陽光體育”,“體藝2+1”等,都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但是由于農村小學家長落實素質教育的意識不強,隔代教育現象普遍,很多的留守兒童受網絡游戲、應試教育、賭博等不良因素影響,農村小學開展育人工作實效并不高。因此,農村小學如何巧用資源,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育人活動,構建注重實效的育人網絡,來提升育人實效,是每個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張揚個性和發展能力的平臺,2013年,我校挖掘當地資源,創建“籃球文化”特色項目,堅持以“籃球文化”為龍頭,帶動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并且成功申報廣州市“籃球文化”特色學校,近幾年,我們巧用“籃球文化”特色的資源開展育人工作,取得喜人的成效,其有效的策略是:
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有利于陶冶師生的情操,凈化師生的心靈。要想提高德育實效,學校必須重視從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兩方面建設特色環境,加大學校精神的宣傳力度,營造籃球的特色氛圍,師生在校園籃球氛圍中感受到良好的環境熏陶。為了營造濃厚的籃球氛圍,在大堂的樓道創建“籃球走廊”,大篇幅宣傳籃球的起源、世界籃球活動的歷史;我國男、女籃球隊在賽場上颯爽的英姿和所取得的輝煌;利用網絡資源組織學生觀看NBA、CBA籃球的精彩賽事,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學生在宣傳中了解籃球世界的榮辱和我國籃球的光輝歷史,有效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情懷。
為更有效營造濃厚的籃球特色氛圍,展示籃球特色的成果,學校堅持每學年舉行一屆籃球文化周,讓育人工作在籃球特色在活動中不斷生根、發芽。如籃球文化宣傳周、學生籃球才藝展示、籃球知識大比拼、我的籃球明星夢演講比賽、以籃球為主題的手抄報制作比賽、先進個人和集體表彰等。每一個進入校園的師生、家長都沉浸在籃球氛圍之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校園環境、校園氛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校園“籃球”氣息濃厚,由籃球煥發出“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精神影響每一個師生的一言一行,育人實效自然事半功倍。
為了提升育人實效,學校德育組和班主任利用籃球文化特色積極開展育人活動,不斷提升育人成效。
(1)全校學生人人一個籃球,三年級以上都組建班級男女子籃球隊,學校還有校男女子籃球隊,為有效促進籃球運動的開展,學校堅持每學年定期組織班級和教職工籃球賽。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年級抓好籃球課的訓練。其中,一、二年級主要以“籃球游戲”為主,通過組織游戲,開展運球和運球游戲比賽,使學生熟悉球性:三、四年級主要是行進間運球、兩人間的傳、接球和投籃比賽,使學生提高籃球技能。五、六年級在傳、接球的基礎上,組織班級對抗賽,通過籃球比賽活動,不但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積累實戰經驗,而且逐步增強學生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五、六年級增設花式籃球的訓練,豐富籃球內容,為創建學校的籃球品牌特色打下扎實的基礎,提高籃球特色的品位。
(3)為了豐富學生的籃球知識,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團結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質。學校要求各班每學年出一期關于籃球方面黑板報,舉行籃球知識競賽、和籃球有關演講比賽等,從而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愛好和良好品質。
(4)開發以籃球為主要內容的校本培訓課程活動。為了提高學生對籃球文化的認識,加強對籃球內涵的理解,學校邀請專家指導,集思廣益編寫《籃球》特色教材,開設《籃球》校本課程,形成把籃球精神應用到生活與學習中,激勵全校師生不斷進取,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在平時的訓練中師生熱愛籃球運動的熱情高漲。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籃球技術和技能在籃球賽場上運用自如。因此在籃球比賽活動中,我們著重提升師生素養。
(1)在比賽中要尊重對手。樹立健康第一,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競賽意識;比賽時不得有故意推、拉、打人現象,不得在場上和場下辱罵、毀謗對手;能夠以身作則,及時制止不尊重對手,干擾比賽的情況,積極自覺調控自己的情緒。
(2)在比賽中尊重裁判。比賽時尊重籃球裁判的裁判結果;有意見通過正常渠道反映,不得在比賽場上和場下辱罵裁判;不得以罷賽和其他形式干擾比賽進程。
(3)組織外出比賽活動。讓學生積極投入到籃球活動中,以籃球運動為鍛煉載體,努力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認識到真正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工作學習是以身體健康作為基礎的。在比賽中讓學生能增強集體意識。具有協調、配合意識,不耍個人英雄;以集體利益為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時體驗成功或失敗,培養自尊心、自信心;不斷形成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激勵自己不斷進取。
(4)在比賽中進行籃球之星評比,讓學生明白要德育、智育、體育并重,在學習習慣上不斷發展。學校文化的底蘊是學校師生共同經營的結果,是通過學生和教師的日常細節表現出來的,是學生和教師品行的總匯。所以,我校在通過把籃球運動作為提高學生體質的手段和創特色學校的內容的同時,結合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教育和培養新時代小學生品質的要求進行,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逐步建立起學生的責任感,形成當今社會所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培養良好的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把我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理念溶入到籃球特色活動和教學中,形成學科教學的育人特色,不斷提升育人效果。
為了更好運用籃球特色夯實育人成效,學校在全校師生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調動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心支持,制定打造籃球特色的目標,構建有效的育人網絡。
(1)近期目標:立足籃球特色,推進素質教育。把籃球教學融合到體育課中。家長、社會團體和師生共同努力,根據籃球特色要求做好校園、班級的環境布置,營造積極向上的籃球氛圍。利用校園、村和體育館的資源加大校籃球隊、班級籃球小組的建設力度,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
(2)中期目標:邀請專家制定出適合特色學校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在“籃球”的特色活動的創建中,營造具有濃厚的體育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把籃球的精神內涵作為學校新的發展方向,把積極健康、團結互助的進取精神融入到各科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借助家長的監督力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整體素質的提升。做到年年邀請家長和專業人士參加學校舉行籃球競賽周和籃球文化周,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展現英姿。
(3)長遠目標:特色學校的創建成功。學校營造具有體藝特色的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學生身心健康和有效展現籃球內涵精神,素質教育得以有效落實,整體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
育人網絡共同開展的籃球活動,有效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團結協作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公平競爭的意識和良好的體育文化修養等。
幾年的事實證明,農村小學巧用學校特色創設育人氛圍,積極開展育人活動,構建育人網絡,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定得以提升,學校的校園文化更是打破校園的閉塞缺點,面向社會,實現快速接軌,有利于學生今后形成社會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