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兾骺萍即髮W
木子(化名)來自陜西省北部的一個普通小城市,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都是中學教師,家庭經濟情況良好。該生性格十分內向,交流時其眼神始終在躲避,并經常情緒失控。軍訓隊列匯操評比中,其所在連隊成績不佳,學生們整體情緒比較低落。木子由于緊張有一個動作出現了失誤,她認為匯操成績的不好完全是由她個人的失誤造成,并堅信自己聽到了教官對她的冷嘲熱諷。她看到輔導員和教官對話后質問輔導員是不是教官在說她壞話,事實上輔導員只是在安慰教官,而教官對她的失誤也并不知情。
在輔導員對其的教育過程中感到明顯的阻力,木子幾乎以沉默的方式拒絕對話,該生內心十分敏感、多疑、脆弱,并且缺乏最基本的交流能力。而后,木子提出要退學回家,表示對大學生活十分不適應。
木子之所以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主要歸結于以下幾方面:(1)軍事訓練的特殊性:訓練緊張,管理嚴格(2)軍訓中的生活環境陌生、班級陌生、教官陌生;(3)家庭因素不穩定,來自父親母親的過分關愛給木子增加了心理壓力;(4)軍訓前的心理準備不夠充分,無法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錯誤,而是把內疚感轉嫁到其他人身上;(5)沒有找到合適的自我定位,缺乏存在感[1]。
學生在軍訓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其共同性,也有個體差異的特點。基于木子同學的種種情況,從細處著手,制定了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的輔導計劃。
在學生入學時,認真觀察每名學生的狀態,入學第一天木子就因不適應泣不成聲,軍訓的第二天就注意到木子同學的問題比較嚴重,發現問題及時,有充分的時間采取對策予以解決。作為新生輔導員,要從多個角度先對木子有足夠的了解,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側面了解到,木子雖然性格略顯內向,但卻是一個各方面上很要強的學生,對自身要求較高;雖然話不多,但是從小培養了很多特長,比如彈鋼琴、滑輪滑等。了解這些情況后,輔導員在平時的訓練中、在巡查寢室時,故作無意的表示對木子的關心,讓關愛流淌在無聲無息中。一次晚上巡查寢室時,輔導員幫她掖被子的小舉動讓木子再也無法對這些視而不見。第二天,她便主動找到輔導員,把這些天的種種心結一下子傾瀉出來。
發現木子的情況異常后,積極保持與木子的父母的密切聯系,每天都將學生的表現與父母匯報,經過努力后逐漸取得了家長信任,家長才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以往的一些表現娓娓道來。家長和我坦誠的說,自己對孩子確實過于溺愛,剛開學后母親就和木子舍友說孩子年齡小,不會疊被子,你們幫她疊一下;第二天又給宿舍同學打電話說木子因為風扇太吵睡不著,讓大家忍忍別開風扇了;第三天又說不開風扇開著門有蚊子還是睡不著。我與家長溝通后,家長也知道自己的行為并不合適,家長經過反思,終于決定要適當放手,給木子一個脫離父母,獨立成長的機會。
每名學生都是一塊金子,輔導員就像是淘金人,發現每一塊金子,并將其帶到陽光下,便會看到金子熠熠生輝。木子同學有一定的表現欲望,看到很多同學在軍訓期間承擔任務忙碌而充實,自己心里暗自羨慕。為幫助她在軍訓中找到自我存在感,輔導員在連隊的文娛活動中鼓動學生推舉木子帶領大家唱歌,并帶著她加入了她所擅長的輪滑社,以此增強木子的自信心,出色的完成訓練任務。軍訓結業后木子表示:這次軍訓對我來說遠不止是一次軍訓,更像是一場成人禮。
軍訓期間對木子的輔導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總結后歸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問題的發生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因素,如其母親長期的過度關愛以及軍訓期間各方面的嚴格要求等;二是發現問題要早,解決問題要及時,不然軍訓結束后將會對學生的成長留下陰影;三是軍訓前對學生的心理情況摸查很重要,家長的配合情況可能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通過對木子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我認為以下幾點是避免軍訓中出現心理危機事件的有效措施:(1)做好學生的心理準備工作。樹立起軍訓是培養集體觀念的心理準備,做好軍訓是提高交往能力的心理準備,做好軍訓中培養耐挫能力和磨練個人意志的心理準備。(2)把握軍訓的特殊性是關鍵。面對高強度、高難度、高標準、長時間的軍事訓練課程,以及生活環境改變、個人體質不佳,思想觀念更新等方面的帶來的沖擊,學生必然會或多或少的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波動。要及時發現,及時疏導。(3)及時與家長溝通會事半功倍。在日常工作中要常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有問題做到相互反饋,將學校與家庭有機結合,方能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2-4]。
參考文獻:
[1]武輝,趙汝亮.大學生軍訓心理研究綜述[J].科研,2016(7):292.
[2]周衍彤,沈穎達.大學生軍訓期間各階段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11).
[3]劉見田,鄭文清.一例大學生自卑心理咨詢案例分析及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5):215~216.
[4]陳乙瑋,付飛.淺談大學生軍訓期間心理輔導以及思想教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7(6Z):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