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琴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第二中學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經(jīng)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使人踏上學習之路的最大推動力。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才會以飽滿的精神、積極的態(tài)度、頑強的毅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而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格外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初中階段正值同學們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活潑開朗,有著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但是絕大部分的同學持久力不足,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很容易便會喪失耐心和信心。為了維持學生心中對生物的那份熱情,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化難為簡單,借助幽默風趣的表現(xiàn)帶來歡樂,同時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獲得新知。比如說我在教學八年級上冊“鳥類、哺乳類的心臟”時,為了幫助同學們記憶,我特意編了一個順口溜:上為心房下為(心)室,(心)房連靜脈(心)室連動,左(心)室體動(脈)右(心)室肺(動脈),循環(huán)交錯要記牢。這樣同學們在記憶時就不會混淆了。在記憶人體常見的內分泌腺時,為了防止同學們遺漏,我也采用了這種方法:姨姓賈,腎下垂,與之對應的分別是胰島、性腺、甲狀腺、腎上腺、下丘腦和垂體。課堂氣氛活躍了,同學們的熱情也會隨之上漲,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實現(xiàn)愉快教學的保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生性格強烈,教師的某些教學方法、管理策略等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最終導致師生關系惡化,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我認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需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只有學生喜歡老師、愛戴老師、服從老師,才會樂于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活動,才會逐步形成對該課程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時,為了能增進與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我就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帶領同學們在環(huán)境中去尋找我們需要的鼠婦,在輕松愉快的氣氛當中,同學們敞開了心扉,時不時的與我說笑;課下,我也經(jīng)常深入到同學們的生活,積極的與同學們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或生活中的困難,并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這樣一系列方法,有效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體現(xiàn)場所,同時也是師生交流和互動的重要媒介。然而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普遍很單一,緊靠一張利嘴、幾根粉筆就完成了教學。而且,某些生物知識較為復雜,教學手段的匱乏導致這些呈現(xiàn)不夠直觀、不夠形象、不夠具體,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對生物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將新穎先進的教學設備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的《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一節(jié)時,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為學生展示了植物細胞的圖片。通過圖片,我們能夠清晰的觀察到植物細胞的結構,如葉綠體、線粒體、液泡等等。然后又為學生播放了模擬植物細胞進行分裂的動畫,通過直觀生動的視頻,我們了解了植物分裂的全過程。這樣一來,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堂實驗及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及活動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生們大多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實踐,開展課堂實驗顯然滿足了學生的這一需求。因此,教師應積極的組織生物實驗或者開展課外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的動腦和動手,激發(fā)他們對生物的興趣。比如我就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了《制葉片的橫切面臨時切片》,準備好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后,我們就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著:首先用紗布把蓋玻片和載玻片擦干凈,夠將葉片放在小木板上,捏緊兩個雙面的刀片,沿著與主脈垂直的方向進行迅速切割。接著在載玻片中間滴一滴水,然后……通過實驗,同學們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愉快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為此,教師應該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引入新穎先進的教學設備,并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驗以及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熱情。